只是,面对顾维钧,宋育仁却是说道。
“委员会的指令,这次武昌会谈,一句话。”
站在门口,盯着不远处明媚的天空,宋育仁凝重说道。
“世界不是大秦一家,支援必不可少。
但是,如何支援,如何帮忙?
这就要咱们这些人好好斟酌斟酌了。”
核心给出,顾维钧脸上松了一口大气,暗自思索。
武昌会谈,这是由大秦牵头,一德两奥作为参会国的同盟国重要后期会议。
出人意料,这次会议的地点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亚洲,在大秦,在武昌。
无疑,这或许是一种宣告。
同盟国的重心慢慢的从欧洲列强移到了大秦这个国家身上。
当然,这并不是夸大其词的。
据统计,1916年,整个同盟国的近四成的物资是由大秦供应的。
至于,煤炭,石油以及钢铁等战略物资更是大秦占据了重要地位。
此外,粮食,纺织品,生活用品等,大秦更是占据了过半份额!
“宋老,您的意思?”
浅浅一问,顾维钧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派兵支援?还是暂且按兵不动?”
摇了摇头,宋育仁接着又点了点头。
“支援肯定是支援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按照对方的方案去支援。
而且,其实,从刚才的谈话就能看出,一德两奥要的其实不是我们的物资资源,而是两个字——希望
宋育仁不愧是老手,一句话就将核心点给点出来了。
还是那个事实,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决定整个一战胜利与否的战场不是远东战场,也不是中东战场,而是欧洲战场。
换句话说,就算是大秦在远东打出个花来,但是,只要大秦不进入欧洲,不将同盟国在欧洲的劣势挽回,那么同盟国将永无胜算。
而相对的,显然,协约国早就已经看清楚了这一点。
不论是英法从各大殖民地调集的军队(印度仆从,缅甸仆从,南非仆从等等),还是英法花费金钱和资源从世界各地雇佣的军队(日本远征军,越南远征军,南非远征军等等),甚至是年底钢刀欧洲的美国军队。
其目的地都是欧洲战场,而目标也只有一个:欧洲战场的胜利。
也正因此,当美国将远征军派到了欧洲之时,一德两奥也也不约而同的,甚至是着急忙慌来催促大秦支援欧洲,加入欧洲战场。
而目前为止,能够加入欧洲战场的方式,最可行的还是攻击沙俄。
只是,对此,大秦有些想法。
“中东地区,这是一个好地方,比沙俄好多了!”
点了点地图上偌大的阿拉伯半岛,宋育仁凝神说道。
不久后,武昌会谈历时三天,圆满结束。
而自此之后,大秦和一德两奥签订了军事援助条约。
条约内容有两大项。
第一项,大秦将会开拓西伯利亚战场,切断沙俄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二项,大秦将会组建新的中东战区,打通连接一德两奥的陆上通道。
(未来,大秦将经此通道支援欧洲战场的可能。
毕竟,和北方的沙俄相比,中东地区的气候更加适宜部队移动!)
582 武昌会谈(支援的艺术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