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世界中都有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就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设定,一粒沙也有四大部洲,银河系也有四大部洲,宇宙也有四大部洲,地球属于银河系的南赡部洲。而地球本身也被划分为四大部洲。
和佛教理论都源于史前文明,四山经与四大部洲一一对应,《东山经》对应东胜神洲,《南山经》对应南赡部洲,《西山经》对应西牛贺洲,《北山经》对应北俱卢洲。是记录真实历史地理情况的史书,只不过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其实,要解读并不难,只需遵循以下要领:
1、讲的是全球地理。
2、当时地球上只有一块整体陆地,即盘古大陆。
3、地球曾经反方向自转,上古史前文明资料中记录的方向与现在相反。
三皇五帝时代,盘古大陆分为四大部洲行政区,每个大部洲统领两个小州,中间为一小州,一共为九个小州,所以天下又称“九州”。而更早的时候,天下是十州,因为没有沉没的大西洲也算一州。
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很多陆地越漂越远无法管理,虽然禹在名义上成为了统领盘古大陆的最高领袖,但是他实际上最多只能管得了天下的一半(约盘古大陆的一半,也就是后来的亚、欧、非)。因此禹废掉了四大部洲和九州的说法。
有一天,有地质专家向禹报告:“尼罗河入海口的赫拉克利翁城和东坎诺帕斯城有危险了!”
禹惊问:“怎么回事儿?”
地质专家:“由于洪水冲刷和海水侵蚀,这两座城市以后很有可能沉陷到海里去!”(后来果然沉没了)
禹心想,这个世界果然要大变样了,为了给后人留个交待,得用特殊的方法留下线索。他下令让大臣伯益整理那些记录盘古大陆的影音资料,这些资料就是盘古大陆地理风土人情纪录片大合集,完成后取名叫《山海图》。
《山海图》相当于天下藏宝图!很详细地介绍了地球上基本的山川、物产、动物、植物,详细到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吃人,吃了什么动植物以后会有什么效果!由《山海图》转录的相当于《地球使用说明书》,有了这个说明书,以后的人类再遇上类似的灾难,也能生存下来了。
依照传统,以山为参照物,因为山就是天然的最好的地标!没特殊情况的话千万年也不会变,所以以山为地标是相当的科学!一座山,山上有什么,附近有什么,相隔多少里又是另一座地标,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里从来没有提到大陆和大陆分隔很远的情况,反而讲的都是很紧凑的地理,经过几百里是一座什么山、经过几百里是一条什么河。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把上古时近似方形的整个盘古大陆的地理情况表达了出来。后人研究发现,里的山经所讲的好像是想象出来的世界地理,表现的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地,事实就是如此!主要讲盘古大陆!
中的战争故事从沿海文明后期开始记录,中以《中山经》和《西山经》的文明最为先进,这是因为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位于盘古大陆的沿海地区,中
山海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