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次来信[1/2页]

我恨你 晚秋扑启123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1章
      “余林有的是力气,可他哪有技术啊!”如月说。
      “技术可以慢慢学,关键看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活泛,心眼转得快,能否快速适应城市人的要求,才能站住脚。”文涵强调了站住脚的条件。
      如月笑了,她心里也偷偷乐了。
      欧余林这一年多没有回来,肯定是站住脚了。他的脑子灵活能说会道,相亲时要不是他的甜言蜜语还不一定相中呢!
      如月为自己选了一个好丈夫而高兴,脸上露出了沾沾自喜的笑容。
      “妹子,别高兴太早了!你家欧余林有把子力气不假,可你也别忘了,他长得帅气城市人喜欢帅哥的!”高音喇叭嘿嘿地笑。
      “去你的!人家妹子长的多美,欧余林他舍得丢下!”快嘴又在搭腔。
      “哟,那可说不准!”高音喇叭又把声音抬高了八度,“我们屯子里的牛二狗,在家时穷的叮当响,谁也不搭理的茬!可去年一出去到城市打工,凭着小心眼混的人模狗样,还不是不回来把个在家的婆娘玉枝给踹了!”
      如月也知道这事,娄洼屯都传遍了。
      “牛二狗是个啥人?是个见钱眼开、见福就想、不思过去、忘恩负义的东西!你们俩就别拿他当典型了!”文涵对牛二狗的不光彩的事,见不得人的做法给予否定。
      “欧余林是什么人?如月和欧余林是真心相依,能陪伴一辈子的人。”文涵指着如月对两位说,”我看欧余林不是那种人。一年多不回来,就光想着挣钱把小日子过起来,这样的好男人上哪儿找去!”
      文涵看着如月笑着说:“妹子你放心,欧余林不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如果真那样,我会找他算账会为你做主的!”
      如月感激地点了点头。
      快晌午了,如月不能再和这些女人闲聊,家中还有俩人等着吃饭呢!她的赶紧回家做饭。
      如月走在回屯子里的小路上。小路很长弯弯曲曲的,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花儿争相斗艳引来一只只小蝴蝶盘旋回复。
      造蜜的蜂儿,也赶来凑热闹,嗡嗡地翩跹飞舞。既为大众服务又在展示漂亮的如沙的仙衣,为夏天增添了一抹亮丽。
      如月无心欣赏这样的美景。
      刚才快嘴和高音喇叭说的话,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重复放着。虽然她们俩没正经爱拿人来调侃取笑,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欧余林已经三、四个月没有来信了。
      前几个月欧余林的来信很正常很及时,不知什么原因这么长时间没有写信来。
      难道真如刚才她们所说,如月不敢再想下去,她急忙往家中赶去。
      22章
      第二天是个不错的天气,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悠闲悠哉。
      如月吃完饭,扛着锄头想出门,她要把昨天没干完的活干好。
      刚转过屯子的一角,迎面就响起了“叮铃铃”的声音,如月抬头一看是邮递员章叔叔,此时章叔叔也看到了如月,忙停下来招呼道,“你的信。”常常给如月家送信,章叔叔和她也熟了。
      如月飞快地接过信,连声谢谢也没有顾上,就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下看起信来。
      章叔叔见她看信这样着急,笑笑,摇摇头,又笑笑,按按响铃,骑上车子上其他人家送信去了。
      如月拆开信封,露出一张纸来,纸上的内容只有一行字:照顾好女儿和娘!余林。
      信的内容比上次的还短。信中没有提到如月,也没有寄钱。这是怎么回事?如月想不出啥原因。
      提没提到如月,她并不在乎。两口子嘛,何必每天挂在口中,心中有念想就够了。可没有寄钱,她觉得不对劲,她快撑不住了。上次,欧余林也只给了一百元钱,女儿太小在她身上不能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宁可大人少吃点,也不能亏了孩子。
      孩子的身体可是一生的本钱啊!
      就是这样,如月还向邻居大妈借了五十元钱,给女儿买了些低价的奶粉,又卖了一只山羊,这只山羊被别人牵走时疼的如月直掉眼泪。
      这几只山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每天都尽心呵护着。自从有了山羊,如月就又多了一份工作。田里活不忙时,自己就拿着鞭子赶着这几只山羊上山上去吃草。有时为了让婆婆休息休息也带着女儿一块上山去放。
      女儿最喜欢和如月上山放羊了,7岁的孩子还是天真、烂漫的花季,到了山上她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玩。小小的个子挥起长长的羊鞭,虽然甩不动还在使劲左右摇晃着,嘴里在不住地“吆、吆”地喊着,真像一个小大人似的,还有点放羊倌那么回事的感觉。
      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不定性的。到了山上满山的野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看着鲜艳的花朵把欧碧月乐的跳起来,她把羊鞭一扔就跑去摘野花了,不一会儿手里就摘满了一朵朵的各种各样的野花,举在手中冲如月喊着:“妈妈,妈妈看,花。”
      如月会高兴地对她说:“宝贝,摘了这么多花真行啊!拿过来让妈妈看看。”
   

第四次来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