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727 不同的年味[2/2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叫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崇祯二十年啊,明朝估计要一统草原了,也可能会对辽东和朝鲜的倭国发起进攻……”
      赵明秀听得很是无语,这历史都改瞎了啊!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他们高兴就好。
      她是一万个想不到,刘伟超说得,其实都是真的!
      …………………
      明朝位面,那是要过了年,才是崇祯二十年。
      这不,刘伟超新婚大喜的时间段内,明朝也在过年了。
      这一年,崇祯皇帝下旨搞了个新年晚会,来一场大的,就在午门前的广场举办,就当是八百里加急传召之后的团聚庆典了。
      虽然大年三十也是下雪天,但是午门广场上的台子早已搭好了。为了这个晚会,还特意通了电。包括整个午门广场,全是临时拉好的电灯,犹如白昼一般。
      崇祯皇帝等宫里的人,都在午门城头上观赏。
      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则在城下棚子里观看。
      在戏台的左侧,角度不是很好的地方,则是皇家科学院格物学人才的位置;另外一侧,是京师城中年龄最大的老人。
      当然了,他们也都是有棚子的,还有火塘烤火,不至于太冷。
      牵头表演节目的,是政通司和京营,没错,是京营。
      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扩音设备,这个晚会就是一群军中汉子和政通司的人一起唱歌,表演节目等,没有小品之类的,不过有哑剧,陈圆圆主编的。
      第一次举办这个晚会,还和皇帝皇后一起观看,让所有人都非常高兴,感受这个从未有过的乐趣。
      雄壮的歌声,那是一阵又一阵地飘荡在紫禁城上空,也让周边的百姓很是好奇。
      只是为了安全期间,午门广场被戒严了,普通人没法过去看。
      军民同乐,特别是那哑剧,有小丑一样的建虏和倭人,被朝廷将士打得狼狈不堪的夸张模样,经常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这个年,喜庆的气氛,洋溢在紫禁城上空。
      ……………………
      与此同时,在辽东盛京,却并没有什么气氛。特别是满清境内的汉人被迁到了北方,原本要热闹的一天,就更是冷清了。
      然而,在崇政殿内,却还是灯火通明,一大群人在这议事呢!
      从他们的外形上,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出,金钱鼠尾的是建虏,月代头的是倭寇。
      没错,朝鲜倭人的头目,人称“智慧尹豆”的松平信纲,亲自赶到了盛京,和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见面免谈。
      这过去的一年,是让他们两家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年。
      本来看着一片大好的局势,突然间因为明国军队竟然远征了倭国,把倭国的水师给灭了,一下夺得了制海权,让朝鲜倭人的局势变得非常被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松平信纲无法联系倭国本土,最终决定,亲自跑到辽东来,和盟友商议出一个对策来。
      而多尔衮这边,他也有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就是草原上来的消息,说明国骑军突然横扫了漠北,灭了漠北三族。
      大清这边,不是没打过漠北三族的主意,想要漠北三族的骑军。
      可是,打败漠北三族是没难度,可要完全征服漠北三族,那就很难了。因此,在漠北三族表示臣服大清之后,多尔衮也好,皇太极也罢,就只能作罢了。
      结果没想到,明军竟然横扫了漠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最为关键的是,在明军横扫漠北之后,他们的骑军绝对会壮大很多。这么一来,明国对蒙古东部各族,也就是大清的铁杆盟友,压力就非常大了。
      在获悉漠北的消息之后,东部蒙古的各个部族,都有派人跑到盛京来求援,至少也要大清这边给个主意。甚至有个别部族表示,要是大清不能给出一个让他们能安心的方桉,他们就会倒向明国了。
      多尔衮一时之间,哪有什么办法,很是发愁。
      不是说他不够英明神武,而是手中可用的牌实在太少。
      这个时候,多尔衮是真得感觉到了,明国的底蕴雄厚,一旦回过气来,理顺了内部,以明国的国力,真得是有点难以招架。
      此时,他也想和松平信纲商量,看有什么好的主意没有?

727 不同的年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