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自己的生活方式[1/2页]

她们的围城青山绕 杜苇0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黎欢一早披下了长发,穿了件短款蓝色的棉夹克和王颜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看来她也有早起床的习惯,并画了浓浓的妆,眼影涂得有些重,不过整体的效果非常好。
      一会儿的功夫菜就端上了桌子,等李珍来到桌前大家已经围着桌子已开始吃了。黎欢坐在李珍这几个月里吃饭常坐的位置,李珍换到桌子的另一边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心里安慰自己坐那里都是一样。喝了口稀饭,吃了口青菜怎么这么浓的猪油味?稍作平静她强迫自己还是吞了下去。再喝了几口稀饭,夹块焦黄的煎豆腐同样浓厚的猪油并有腊肉里肥油的味道,她实在忍不住就把这块嚼烂的豆腐直接吐到了稀饭里,抬头望了一眼王颜,他自顾自地啃着碗里的羊肉。李珍起身,无奈的把这碗饭倒进猪食桶里,这个举止王颜的母亲看在了眼里。
      王颜的母亲:“早上饭都是黎欢做的,吃不习惯?”
      李珍:“不是的,以后会习惯的,我肠胃会慢慢接受这里的饭菜。”
      王琦:“今早的菜吃得够味,嫂子你回来这几个月每天调和油炒菜,吃的我干活都没劲,还是猪油香!”
      王颜:“她饿了,自然会吃的。”王颜瞥了李珍一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说。
      王颜的母亲:“今天炒的菜放了调和油也放了猪油,黎欢不吃调和油,李珍不吃猪油,所以炒菜的时候都放了一些。”
      李珍:“我这只顾吃饭的还把做饭的人难住了,以后大家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做。”说完李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一会儿王颜来到房间看着望着窗外发呆的李珍,长长地叹了口气。
      王颜:“这是一个家庭生活,我不能事事顺着你。你进了这个家门从没有烧过一顿饭,她是第一次来家里,一大早就把饭烧好等着你吃饭,你还有什么委屈?”
      李珍:“我们结婚只在这里住了三天就走了,我再回来已经快四个月的身孕,我怀孕反应有多厉害,一个月就瘦了十多斤,我闻不了那油烟味,更受不了那猪油味。”
      王颜:“受不了,就像易婉当初那样自己烧饭吃。你每天只做你吃的那份就行了,别人不用理会。”
      李珍:“那你呢?”
      王颜:“我早晚在家吃,但你记住这不是外面租房住我可以给你做饭吃,这个家里的男人是不进厨房的,你以后想吃什么菜我会按时给你带回来的。”
      李珍:“我知道我做的不够好,即使我做了,你们家人也不喜欢吃。”
      王颜:“没有人让你给这家人做饭吃,你只要给自己做饭吃就行了,不要让我妈为你的每顿饭做的那么为难。”说完转身大跨步离开了房间。
      李珍望着他转身的背影,泪水瞬间溢出眼眶,失望、落寞。一日三餐的稀饭、青菜、豆腐,这样的要求高吗?情绪一激动,孩子在肚子翻动了起来,一侧明显的凹下去,一侧明显的鼓起,最近的胎动比较频繁,每次胎动李珍首先想到是不是孩子饿了,就强迫自己吃点东西。其实从怀孕到现在她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八个月了才恢复到怀孕前的体重。
      这时的巧姑娘在窗台下喊:“李珍——李珍——我们要下山了。”李珍抹干眼泪笑迎着巧姑娘,“我这就来了。”
      来到饭厅里,黎欢弯腰清扫着饭厅的地面,王颜的母亲在洗碗。
      李珍:“我和巧姑娘去山下的余婶家吃午饭。”
      王颜的母亲:“余婶给我说过,你去吧。”
      李珍:“黎欢需要一块去吗?”
      王颜的母亲:“你一个人去就行了,你性子直在别人家少说话,说了别人不爱听的可不好,一定要记住了!”
      李珍:“知道了。”
      说完李珍出了门,巧姑娘就高兴地迎上来挽着她的胳膊,一起往下山的路走去。
      李珍:“我以为你去上海了,这么长时间也不来找我。”
      巧姑娘:“我有个同学在县城开店我去帮了两个月的忙,前两天刚回来。刚才你家那个女的好象是黎欢,王琦的新女朋友?”
      李珍:“是的。你认识?”
      巧姑娘:“认识,初中三年同学。”
      李珍:“那为什么不打招呼呢?”
      巧姑娘:“她瞥了我一眼转身进了你家大门。”
      李珍:“她可能没认出你。”
      巧姑娘:“她的性情古怪又高傲,我们上学时就是一个班里的陌生人。”
      李珍:“没看出来,她挺漂亮的,今早的饭是她烧的,还很勤快!”
      巧姑娘:“烧得好吃吗?”两人相对哈哈地笑了起来,“你可以去余婶家多吃些!”
      半小时后她们俩下到山下的村子又上了一个不陡的山坡,到了余婶家。余婶家今天杀猪,门外的案板上正在把肉分成长条块。傻子老远看见李珍和巧姑娘就拿出一串鞭炮在门外燃放,这是家里来客人必须的礼节。
      听见鞭炮声,余婶出屋热情地把李珍牵回厨房隔壁的一个烘火屋里。屋里火生得很旺,有村里的其他妇女,山下的王姨也在,大家先给李珍让出一个不吹冷风没有烟熏的最好位置,捡了个稍高的凳子让她坐下,王姨开始给她介绍其他的人怎么称呼,大家都诚恳善良地向李珍点头示意表示应答。这时的余婶端来一个大拼盆,装有麻花、煮的板栗、炒的南瓜子、西瓜子、花生,过会又端了碗自己泡的茶叶蛋。大家调侃余婶:“这新人来家待遇就变了!”余婶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上午一时忙,把这些忘给大家端出来了。”门外那个分肉的中年男人嚷着:“以后村里每家杀猪待客,山上王颜家就改成李珍来吃饭。”说完屋里人都开心地笑起来,有人应着:“只要李珍愿意来,我们都欢迎!”这时炫姐带着小女儿暖暖也来了,看来今天真是特别热闹。李珍很想靠近炫姐倾诉一下自己最近生活中的不快乐,可这么多人她只能静坐于自己的位置,听到大家谈到高兴时两人会意地点头微笑一下。
      李珍吃了一些板栗,肚子没有了饥饿感,浑身也暖烘烘的,把早上的不快乐也就淡忘了。十一点钟桌上摆满了一大桌子菜,李珍站在桌子旁仔细地望着,惊呆于余婶的手艺,除了那十二碗肉外,桌上摆有煎的水饺,油炸的麻圆、蒸过的红薯丸子洒上了红糖、蒸的大块大块的淹鱼块、油炸裹有面粉和肉沫的莲藕片、最让李珍欣喜还有五六张圆形薄薄的煎饼,其它的煎饼已切成丝装在两个大盘子里。余婶看到李珍喜悦的表情也为自己的饭菜满意地笑了。
      余婶:“这煎饼里都放了鸡蛋,切成丝的是这里人喜欢放在肉汤里煮一下吃,没切成丝的我知道你们北方人喜欢卷菜吃,所以就留了几张。”
      李珍:“太谢谢了,看到这些我觉得自己更饿了!
      余婶:“我把灶台上的土豆丝和清炒的菠菜端过来放在你跟前你可以卷着吃,这些油炸的和清炒的用的都是自己家菜油。我还做了豆腐乳,抹在煎饼上味道很好!”
      李珍:“那我一定要尝一下!”
      余婶:“两口大锅里一锅是干饭、一锅是稀饭。你没来我心里还嘀咕怕做的饭你不喜欢,这些都是按我那在外打工的外乡媳妇口味做的。”
      李珍:“真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美味的饭菜。”
      余婶:“快坐下,多吃些!”
      旁边有位年长的妇女轻声的说道:“王颜的母亲见人就说李珍这不吃那不吃,我在这个村里快二十多年了,她做的饭我到现在都吃不习惯,真难为这外乡的女子!”
      李珍左边坐是巧姑娘右边坐的是王姨,他们见李珍吃那么忘我,知道她好久没真正吃饱过一顿饭,两人就轮流着给李珍面前的碗里夹着菜。
      这煎饼的味道比自己母亲做的更有味,那红薯丸子和春节里母亲做的一样香甜,嚼着嚼着两眼热辣辣的,她又想家了,于是把头低得更低,吃得更香。
      吃完午饭,巧姑娘和李珍在烘火屋里烘了会火,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吃饱饭的李珍又开始不能自控地张口流泪,她需要睡觉。这么好的氛围,可当疲乏来扰时,她急需要回家补充睡眠,走的时候余婶关切地询问着李珍。
      余婶:“我把这没吃完的煎饼给你带上,这豆腐乳你也带一些,还有板栗。”
      李珍:“不用了,饭这么好吃,那有连吃带拿的道理。”
      余婶:“这山里偏僻,也拿不出什么好吃的。”
      李珍:“我不是那个意思,那我就带些你做的豆腐乳吧!”
      余婶拿了一个干净的碗,在厨房里一个陶瓷坛子里,用一个竹夹子,小心的去夹一块一块的豆腐乳。走的时候巧姑娘拿了李婶家的油布伞,李珍用塑料袋提着那碗豆腐乳两个人上山回家。
      走过门口那段下坡路,李珍就借用巧姑娘的手机打电话给王颜,“你今天回家买一袋面粉,买一包发酵粉”。电话那边的王颜爽快地答应了。这冷冷的风卷冷冷的细雨落在人身上,思维也变得清晰起来。走在这条湿漉漉的山路上,李珍发现自己骨子里原来如此懦弱,给自己做顿饭吃的勇气都没有。在以前的日子她不是那种自私的只做一个人饭,总担心自己做的饭大家吃不习惯会投来冷漠的眼神。事实上这家人在吃饭上并未指责过她什么,自己还时常饿着肚子。
      下午五点钟的时候王颜就早早回来了,提了一袋二十斤的面粉和两袋冷冻水饺。因为下雨天,天暗下来的比较早,李珍在厨房里跺着步子看着黎欢和王颜母亲添着猪油和调和油炒着每一份菜,忙碌而默契地配合着,李珍就没有了吃饭的欲望。
      李珍收拾干净案板,拿了一个盆舀了两碗面,开始和面,她要给自己做碗面吃。家里只有一根很短的擀年糕用的擀杖,但也没有难得住李珍,她要给自己做碗手搓的棍棍面,除了王颜的父亲还没回来,其他的人已经开始吃饭了。这两碗面粉和着不是很大的一块面团,她根本不知道一个人吃饭需要多少面粉。她搓了一根又一根,案板上已摆满了一根根的面条。照着老家的样子,油泼的辣椒和葱花。一大锅的水烧开,她一次扯两根面,重复了多次才把案板上这些面放进锅里,在这同时王颜的母亲和黎欢已吃完饭站在旁边看着李珍来回扯着案板的一根根面惊呆了,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要做出什么样的面食来。
      灶堂的火很旺,第一次大冒气开锅了。揭开锅盖一看,李珍傻眼了,这面怎么会这样,每根面有成人的手指那么粗。添了碗冷水再煮一次看,这时王颜的父亲回来了。
      王颜的母亲:“李珍今晚做面条了!”
      王颜的父亲:“好呀!那我就吃碗面。”
      再开锅揭开锅盖这面条比第一次开锅显得更粗,再添冷水再煮,第三次揭开锅盖继续煮,这时王琦、黎欢、王颜的母亲都围在锅台边,笑看着这一锅面煮的真是壮观。王颜的父亲好奇地也来到了厨房里望望锅里的面,禁不住也笑了:“多煮会,给我盛一碗?煮了这么多,你们谁还吃?”除了李珍,他们三人大声笑着直摇头。这时王颜也来到厨房里,瞥了一眼锅里的面,狠狠地瞪了李珍一眼,转身回房间里去了。
      真的不能再煮了已经煮了快十分钟了,面比先前粗得李珍不敢仔细再看,她先给王颜的父亲盛碗放好调料端给他,然后给自己盛了一碗。吃了口,煮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这么硬,面芯还是白的。王颜的父亲看她一脸窘相笑着说:“熟了,能吃,就是面和的硬了,这种面不好消化你少吃点!”李珍吃了两根自己就不想再吃了,她开始发愁锅里的那些面怎么办呢?锅里的面还在水里翻滚着,李珍望着低头吃面的王颜的父亲终于说话了。
      李珍:“爸,锅里的那些面怎么办?”
     

第七章 自己的生活方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