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4章 殿试!离谱到变态的试题![2/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殿试随即开始,不过当众考生看到试题题目后,却是发出了一阵阵惊呼。

 这尼玛的啊!

 这又是哪个混账东西出的题目?

 这篇试题很长,共计约有五百余字,却是离了个大谱。

 前面几句提百姓耕种田地,这是事关国本农桑!

 农桑说白了就是粮食,就是人口,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紧接着又提及农税盐税等朝廷税收制度,甚至着重列出了朝廷规定的商税制度!

 农税与盐税乃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收入,其余矿税商税这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这试题里面,却着重描述了一下商税,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狗贼汉王爷,又准备对朝廷税收下手了?

 可是我们这些堂堂读书人,洁身自好的圣人子弟,根本也不懂那劳什子商税商贾之道啊?

 一众考生心中暗自大骂,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去。

 如果说试题里面着重写了商税有些离谱,那他娘的这后面从商税转到交趾地区该如何布政,那就更他娘的离谱了!

 这试题里面寥寥几语,道明了交趾地区反叛不绝、民心不附的艰难现状,问你应当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难题,布政施恩交趾子民……

 这尼玛的,我们还是考生啊,不是地方官员啊!

 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谁有布政行政经验啊,而且还是交趾那等蛮夷之地?!

 即便是大明境内的一个小县城,自己都不一定能够搞得定,你现在问我去交趾该如何布政?

 布政?

 布你大爷啊!

 那些蛮夷不通经义,不慕教化,谁他娘的知道该怎么布政?

 至于最后一个主题思想,那才是最令一众考生感到无语和心寒的。

 这最后几句话,轻飘飘地叙述了一下,倭国是如何忘恩负义秉性卑劣,以及倭国境内有多少矿产资源,假设朝廷有意征伐倭国,该如何进行……

 看到这最后几句话,所有人都蒙了。

 这殿试试题已经不是超纲不超纲的问题了,这是他娘的出题人脑袋有毛病啊!

 除了第一主题农桑之外,后面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商税……

 交趾……

 倭国……

 麻了!

 彻底麻了!

 不用怀疑,这绝对是狗贼汉王爷出的试题!

 否则哪个正常人,会出这些离谱到变态的玩意儿?

 陈循愕然,摸不着头脑。

 李贞懵了,苦恼地揪着头发。

 王翱傻眼,提笔又不知该如何落笔。

 ……

 不得不承认,第一个农桑主题是最简单的,围绕粮食人口来写,一众贡士都是十拿九稳。

 毕竟这是最贴近程朱歌功颂德的思想主张,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广施仁政,共同迈向煌煌盛世……

 但是汉王爷既然把这农桑放在第一位,就证明他最想要看到的,就不是这农桑,而是后面那仨……

 商税改制!

 交趾布政!

 征伐倭国!

 只是这三大主题,哪一个都不好写啊!

 于谦看着这些离经叛道的试题,却是险些乐出声儿来!

 有趣!

 真是有趣!

 倒是没有想到,那位汉王爷,还真对自己的脾气。

 他这个离经叛道的年轻小伙,就喜欢这些离经叛道的题目。

 第一思想,不是农桑,更不是粮食,而是土地!

 于谦可是知道,地方乡野士绅兼并土地成风,汉王爷的深意,应该正是在此!

 第二思想,商税改制,于谦不懂,不敢掺和。

 第三思想,交趾布政,这看似很难,实则最为简单。

 联想到朝廷近些日子的大动作,于谦不难猜到,这“交趾布政”指的不只是交趾,而是——整个南洋!

 南洋之地,局势错综复杂,却也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

 至于最后一道思想,征伐倭国,于谦同样不想掺和。

 写得出彩了,那就是有伤天和,不人道。

 写得委婉了,那就是违背本心,没意思。

 想着,于谦决定了从第三思想入手。

 交趾布政!

 不,格局小了。

 应该是……

 南洋布政!

第294章 殿试!离谱到变态的试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