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2/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肉交趾地方百姓,恣意妄为,无恶不作,搅得交趾地区怨声载道,民愤四起!

 如果不是黄福等人竭力广施仁政,只怕交趾地区已经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这个混账东西,活该他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转念想起他被自家老二给剐了,朱棣心中怒火瞬间消散,转而化作了舒爽。

 如果不是老二及时揪出了这个害群之马,只怕交趾地区当真会出大问题!

 老二这差事办得不错,当赏!

 朱棣微微一笑,接着打开了第二封。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还未持续片刻,立马就变得僵硬了起来。

 百官联名,借着马琪祸乱交趾一事,请求罢免各地镇守太监,署名人第一位,赫然就是兵部尚书金忠。

 见到这一幕,朱棣又有些不爽了。

 宦官虽然都是些阉人,上不了台面的残缺之人。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皇室更加忠心,比起这些个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不知好出凡几!

 单论忠心而言,宦官阉人足以甩他们十几条街!

 而且如郑和、王景、侯显、王狗儿等宦官,那都做出了显赫的功绩,比之满朝文武更加出彩耀眼。

 因为一个马琪,就想罢免镇守太监,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想着,朱棣冷哼了一声,直接在心中否决了百官的这个请求,将这第二封密信扔到了一边,不再理会。

 打开第三封密信,朱棣顿时咧嘴一笑。

 “爹啊,最近吃得可好?穿得可暖?儿子有一件事情,得跟您老人家提一下……”

 看见这亲切的关心问候,永乐帝都忍不住心头一暖。

 接下来密信的主要内容,则是汉王朱高煦关于岭北行省的长篇大论。

 为了让永乐大帝清晰地感知到岭北行省的地缘价值,朱高煦引经据典,援引先例,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看得朱棣连连点头。

 只是永乐帝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一直看到了结尾处,朱棣忍不住勃然大怒,气得拍案而起。

 “爹啊,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反正你也开始北伐了,瓦剌那点小卡拉米,最多不过五万人,还不够您老人家宰的!”

 “这出去一趟,行军都得五六个月,也怪不容易的,要不您老人家就能者多劳,顺手把岭北行省给打下来,也方便我大明接下来执行牧羊计划……”

 “兵甲辎重、粮草物资这些您放心,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要是这都打不下岭北行省,您老人家恐怕也没好意思回京……”

 怒了!

 朱棣怒了!

 难怪他总觉得怪怪的!

 这尼玛的,老子这是被自己儿子给流放了?

 老子是皇帝啊,不是将军啊,你特么的让老子去给你打岭北行省?

 你个兔崽子,混账东西,你怎么敢的啊?!

 朱棣勃然大怒,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吓了众将一跳。

 “逆子!这个逆子!”

 “凤阳!必须发配凤阳!”

 “这混账东西有逆骨,大逆不道,这兔崽子……”

 众将:“???”

 你娘咧!

 这又是咋啦?

 汉王爷把你坟给刨了?

 一众大将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朱棣暴怒之后,插着腰来回踱步良久,最后却是气急反笑。

 “老二啊老二,你个混账东西,可是真行啊,敢拿捏你爹我了!”

 长叹了口气,朱棣随即下令道:“传令三军,即刻渡河,用最快的速度打掉瓦剌!”

 众将闻言一脸懵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皇上,这是……”

 “瓦剌不重要,重要的是岭北,当年太祖高皇帝未毕的夙愿,将由朕亲自完成!”

 众将:“!!!”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