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觉大师诲人不倦,沈南星如婴儿一般,嗷嗷待哺。
两人越聊越深,沈南星第一次感受到武学的奥妙。
“化气为念这个法门在五大法门中是最弱的一个,不过也相对容易入门。”元觉大师说道。
他不知道的是沈南星虽然不会造境,但破境的本领已经算是一流。
“师父!那我该从何练起呢?”沈南星问道。
“那要看你现在的功法是什么境界!”元觉大师说道。
他看了一眼沈南星,接着说道:“境分四种共十重。
初境即四象天,分别为:青龙境,白虎境,朱雀境,玄武境。
妙识即三才天,分别为:天罡境,地煞境,真人境。
天人感应即两仪天,分别为阳明境,太阴境。
自在大乘即一元天,又名太极境。
“如何研判一个人处于哪个境界?”沈南星接着问道。
沈南星很是好奇,自己现在是什么境界。毕竟他可是继承了师傅钟九离六十余年的功法。
“有功法之人,在用气催动技巧之时,会在身旁形成气罩防止真气无序耗散,境界是一元天的人,会有十层气罩,境界是两极天的会有九层气罩,以此类推,境界越低,气罩层数越少。即使是有气罩保护,真气也会有少许的损耗,所以尽量不要好勇斗狠和人比试。”元觉大师提醒道。
“我明白了师傅!那您教我造境吧!”沈南星迫不及待地想试试。
“那我们先从念诗开始吧!我念一句诗,你按诗中的境界在心中刻画描摹,当你觉得所造之境足以以假乱真时,用真气将其催动出来,将我纳入你的境中。”
元觉大师说着站起身来,手把手地教沈南星如何转动法门。
沈南星第一次有意识地引着真气在身体内游走,感觉很丝滑。
那感觉就像小时候经常玩的铁砂和磁铁,密密麻麻且无序的铁砂平铺在纸上,让人头皮发麻,将磁铁往下面一放,瞬间铁砂沿着磁感线有序排列。
从无序的凌乱感,到有序的美感,是需要引导的。
运转几个小周天后,沈南星已经能熟练掌握法门,元觉大师开始让他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元觉大师念道。
沈南星边听边在心中想象诗中的意境,幽草,山涧,黄鹂,高树,小船,他努力的反复刻画,努力把脑子里对这些事物的记忆抽调出来。
等他自己感觉非常完美的时候,他按元觉大师教他的方法将造出的境,用内力催动出来,将现实世界覆盖起来。
元觉大师缓步向前四处仔细参看,一边看一边摇头,沈南星忙上去问:“师傅,哪里不对?”
元觉大师叹了一口气说道:“虽然你功力达到了阳明境,但造境这种法门对内力要求不高,只对心有要求!你看看这里,这是何物?如
第112章 山中自有浣心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