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来平乱的。东晋和西梁都打了五十多年的仗了,从建国到边境接壤,两个国家的冲突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近些年,两国稍微平稳一些,只不过不时还会有个小冲突,比如东晋的人觉得西梁人太粗鲁,言语上的口角变成了行动上的暴力行为,再上升到国家层面。两县的县令对于这种事情已经有了一套处理办法,看朝廷脸色,看驻扎军队的脸色,要是都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两国县令就喝个茶,握个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晋有钱,赔个几十两,免得再挨揍,西梁人得了钱财,总比拼死拼活去东晋的地盘上抢也好。事情不会都这么办,要是西梁人打死了东晋人,西梁人直接在东晋的地盘上被杀头,西梁也不会有任何异议。总体来说,两国边境上的人们已经磨合出了一套他们自己相处的方式了。
这一回为何偏偏让太子来呢?是呼哈赤这边发生了点小问题,有几个盗匪在两国边境伪装西梁人抢劫东晋的村庄,不仅杀人,还jiany别人的妻子,这一点非常不能忍受的。这使得东晋人的火气非常的大,东晋的周边都加强的防卫。那伙盗匪又伪装成东晋人跟西梁人做买卖,结果拿了货物却不给钱,这把西梁人给激怒了,认为东晋人都是骗子。呼哈赤想要打下前壁的十三座城池,就是缺少兵马,就把这件事情说大了,想让朝廷派点兵马和粮草下来,结果他要的都没有,来了太子。太子除了地位什么都没有。
前壁十三城有何重要?那是三十年前,西梁割让给南魏的。有些城池真是西梁的土地,有些人还是西梁的人,南魏的牧马技术都是从西梁带过去的。那时的西梁并不是很强大,再强悍的民族也会打败仗,也需要为失败付出代价,那代价就是十三座城池。拿下了前壁十三城就彻底断了南魏对西梁的威胁。
呼哈赤有信心再给他五年时间,他一定可以拿下这十三座城池,但是太后说要把李茹懿嫁给他的条件就是他要拿下这十三座城池,或许太后是想让呼哈赤表决心,毕竟呼哈赤并不算真正的西梁人,用不着为了西梁去雪耻。呼哈赤是个有理想的将军,要建立伟大的功业,娶一位尊贵的美丽的公主,就要把城池献上。他要加快自己的脚步,所以放那伙盗匪逍遥了一段日子,同时也是养精蓄锐。
这一年中,呼哈赤也见了几次东晋的文官,听他讲东晋的事情,也能受益很多。那一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从那位县令中领悟的,还有在与东晋的士兵一起操练的时候,呼哈赤不得不佩服东晋军队的整齐划一。那像西梁的士兵,不打仗的时候牧马放羊,打仗的时候才会拿起武器,就算以一当十又怎么样,缺乏纪律性就注定走不远。还有礼节也是县令教呼哈赤的,东晋人地位越高,袖子越宽大,女人的发髻也会越繁琐。什么三跪九叩、五体投地,真是让呼哈赤长见识了。就是东晋的公主有点多,好像不值钱啊!县令告诉他,其实只有皇帝的女儿才会是公主,其余的是郡主和县主,只有有功之臣的女儿,才有机会被封为公主,那是很少很少的。他的先皇帝一共有十三位公主,而且各个都是貌美如花。
6、西梁风云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