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8章 如此大将为曹贼所有,可惜啊!让曹操尝尝回旋镖的滋味![2/2页]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堂燕归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唯今之计,保护住蒲坂关至渭口之间,这一段至关重要的陆上粮道,便成了是否能拿下关中的关键所在。
      至于怎么保护住,众臣一时间却无良策。
      当然,这桩难题难得住旁人,却难不住萧方。
      羽扇摇过几摇后,萧方心中已想到应对之策,当便想要为老刘分忧解难。
      就在开口前一瞬,他却瞥见身旁马谡欲言又止,似乎想到了什么破局之策。
      看来是有想法。
      年轻人有想法,得给他们机会呀。
      萧方收回了已到嘴边的计策,回头向马谡道:
      “幼常,想到了什么破局之策,就说出来给陛下和大家参详参详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向了马谡。
      马谡先是一愣,旋即略显尴尬的笑了笑,方才明白自己的心事早已为萧方看穿。
      “幼常,你可有良策?”
      刘备早见识过马谡的智计,听得萧方这么一说,立时兴奋起来。
      马谡定了定神,从容走上前来,向着刘备一拱手:
      “陛下,臣确实想到一策,或可破敌军骑兵袭扰之困。”
      “臣之计,便是修筑甬道!”
      甬道?
      此二字一出,法正等谋臣皆是眼眸一亮,瞬间会意了马谡意思。
      老刘及马超等武将,却仍眼神茫然,一时未能领悟其意。
      “我大汉相较于伪秦,最大的优势便为国力,国力之强不仅体现在兵马粮草上,还体现在我们可动用的丁役数量。”
      “臣以为陛下即刻下旨,征发河东及河内丁夫,修筑一条自北向南,连通蒲坂关与渭口的甬道。”
      “这甬道一成,我军粮队穿行其中,一旦遇秦军骑兵来袭,护粮队便可倚托甬墙拒挡敌骑,令其无用武之地!”
      “这便是臣的破局之策。”
      刘备恍然大悟,本是茫然脸上,霎时间涌起狂喜。
      甬道可算作是驰道一种,不同之处在于,甬道两侧要修筑土墙或者是木栅,作为保护甬道的屏障。
      说白了,就是在甬道两侧,各自修筑一道简易的围墙。
      粮队在旷野之上遇上西凉铁骑,最要命的就是四周一马平川无险可恃,极容易被骑兵迂回拉扯,觅得破绽一冲便垮。
      修了甬道就不同了,一遇秦军骑兵来袭,护粮士卒便可迅速依托壁墙来阻挡敌骑,而不必担心被敌骑迂回牵扯。
      骑兵最惯用的拉扯战术,就此无用武之地。
      而骑兵放弃拉扯,正面冲击,又会被壁墙所挡,无法破壁。
      这便是甬道的用处。
      只是修筑这甬道,极是耗费民力财力,不是随随便便哪个诸侯就能承受的起的。
      刘备则不同了。
      现下的他手握十州之地,家大业大国力雄厚,征调丁夫修筑一条一百七十里的甬道,还是不在话下的。
      “陛下,马幼常这一计当真是妙啊,修筑甬道确实是破解敌骑袭扰,保护我粮道的上上之策!”
      “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
      恍然明悟的法正,欣然大赞。
      “丞相果然慧眼识英,这个马幼常,果真有奇谋之才…”
      刘备心下暗赞萧方的识人之能,便笑问道:
      “丞相,你以为幼常之计如何?”
      萧方笑了。
      马谡所说的计策,其实与他想到的计策,可谓不谋而合。
      至于他想到的这甬道之计,灵感则来源于曹操。
      准确的说,应该是曾经历史中的曹操。
      当年曹操为平定关中,消灭西凉诸将,也曾率大军挥师西进,结果被以马超韩遂为首的西凉军团,同样堵在了潼关。
      曹操的破局之策与老刘相同,亦是改由蒲坂津偷渡黄河,绕过潼关杀入了关中。
      不同的是老刘乃踏冰过河,曹操则是以船偷渡,不过也是殊途同归嘛…
      后来马超等关中军团,同样是退守渭口,企图以渭水为屏障,继续阻挡曹军南下,同时也派出轻骑袭劫曹军粮道。
      曹操就用了修筑甬道这一招,成功破解了西凉骑兵的劫粮之策,保住了粮道。
      时空不同,敌我双方不同,但战场的条件,敌我的优劣则大同小异。
      那么在这种局面下,萧方不难想到,让曹操发出去的回旋镖,反过来射中了曹操自己。
      不过以马谡的智计,能想出这一条计策,确实也令萧方这个举荐人大为涨脸。
      “陛下,幼常此计,必可破了曹贼袭我粮道之策,臣以为可行!”
      萧方的首肯,给了老刘莫大信心,眼中顾虑一扫而空。
      “好,就依幼常之计行事。”
      “传朕旨意,速调发河东河内丁夫,修筑甬道,连通蒲坂关与渭口!”

第448章 如此大将为曹贼所有,可惜啊!让曹操尝尝回旋镖的滋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