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2/2页]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岁月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钱币对于我大秦来说,其实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是?”冯去疾略有沉闷不解。

 嬴城点头继续道:“是的,各个勋贵积累钱财,那是认为钱币拥有其价值,即以金铜可以让自己购买到足够的需用。”

 “而这,便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其余人也一样,钱币可以买到所需品,也成为了财富象征。”

 “但是于秦国而言,钱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手段,秦半两可以,秦布币也可以,甚至其他物品也可以,只要朝廷允许并大力推行,认定一种物品为交易衡量物,那么,他就是货币。”

 “昔日楚国灭亡,大量的布币,蚁鼻钱荒废,成为破铜,即便是朝廷有兑换,但不可免除的,楚国布币再无可能如昔日那般,以对等关系兑换,这其中乱象,十兑一,百兑一也有发生。”

 “诸如昔日诸侯国,各有货币,一旦灭亡,其货币也随着崩溃,即便是金,若有诸侯印,同等金甚至优等金,也不足战胜国次等金。”

 “也因此,在我看来,于大秦而言,货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工具,朝廷以此来调动天下。”

 “于此,百姓只要认可货币,朝廷不便能印发货币,自此朝廷便可有源源不断的支撑,但是为了维持百姓认可货币,朝廷便不能令货币泛滥而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冯去疾沉吟,认真思量。

 嬴城说的也不无道理。

 当然。

 这是站在秦国的角度上,换做个人或者冯氏族长的角度上,自然是要另做考量。

 一旦货币崩溃,也意味着秦国的统治及及可危。

 对于勋贵而言。

 囤金囤铜,即便是秦国灭亡,等到新的国家出现,印发货币,勋贵便可以融了重铸,以此来完成财富转移。

 而这大体也归根在,新国建立,制度不稳,朝廷管不到这些。

 可以说昔日诸侯国之中的勋贵,便是以此方法,经久不衰。

 与此同时。

 越是稳定吞并,勋贵想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就越艰难。

 秦国便是如此。

 秦国作为累世诸侯国,自有制度体系,这令诸侯国勋贵融铸私钱难上加难。

 嬴城也是停顿了许久,这才继续道:“也因此,朝廷作为发行货币者,将货币作为统治手段,便会有一种更为直接的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

 “此法若是放在昔日的楚国,自然推行不了,但我秦国,却占天时地利人和。”

 冯去疾微微一顿,问道:“宏观调控?”

 嬴城点了点头:“自是如此!”

 “此前我说了,朝廷可以印发货币,以此来达到朝廷所想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为何就不能,朝廷收回货币,并将这些货币储存起来甚至于直接熔铸为金块铜快,不再对外流通。”

 冯去疾眉头不由紧皱了起来看,“何解?”

 他也明白。

 直到现在。

 嬴城才说到重点。

 “如此解释,或可粗浅,即,朝廷需要动用十万工人用来修建阿房宫。”

 “但是府库空虚。”

 “朝廷不征收赋税,直接印发一千万钱币,用来修建阿房宫。”

 “这些钱,自然是出现在以阿房宫为中心,所系之各行业之中。”

 “而随着朝廷印发这一千万货币,必然造成货币奔溃,物价飞升。”

 “而如何保证物价,朝廷再将印发的一千万货币,收回来熔铸掉即可。”

 “可是,总不能直接征收所印发货币,自然,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诸如,税收所得的钱币,收上来一千万,熔铸掉一百万,剩五百万以作他用。”

 “朝廷提高盐价,收回来一千万,熔铸掉一百万,再将盐价强制调控下去。同此,朝廷提高粮价,收回来一千万,融掉一百万。”

 “总之,通过正常的,大规模的商业途径,将印发的一千万货币收回来并融掉。”

 “如此,阿房宫建成了,货币也稳定了。”

 听着嬴城的解释,冯去疾脑袋瓜子嗡嗡的。

 到现在。

 他才明白。

 嬴城在府库里面囤积万万之数的货币,究竟想要干什么。

 而在此之前。

 嬴城废除了徭役制度。

 到底意欲何为。

 嬴城想要通过朝廷来进行大面的发钱。

 等到稳定之后。

 再通过大面积的回收来收紧货币。

 这。

 极其狠绝。

 因为天下百姓早就认定了秦国货币。

 以货币为本,相信秦半两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以货币为中心进行运转。

 但是百姓并不知道。

 这些钱币,全部都是朝廷肆无忌惮印发而来。

 百姓们乐呵呵的赚着朝廷印发的钱。

 然而。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朝廷收紧货币的时候。

 甚至于。

 站在整个天下的角度上,即便是货币流通的再快,也比不上朝廷调动快。

 如果在潦东潦西印发一千万钱,只需要在巴蜀,南郡等地收紧货币,等到一千万钱币流通到巴蜀南郡的时候,其实,双方货币对冲,其实就等于朝廷没有印发一千万货币。

 货币的流通需要时间,且需要极其复杂的关系转换。

 因为即便是朝廷乱发货币,这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导致物价飞升。

 而这。

 恰恰给了朝廷时间。

 况且。

 跨地域的商品流通本就是有非常大的差价。

 只要通过调控差价,就能解决在无声无息之中解决掉朝廷乱发货币的问题。

 “集体化农业?”冯去疾不由心惊的问道。

 想明白这个问题,现在他倒是理解了最根本的布置。

 “是的,集体化农业。”嬴城笑吟吟的道:“用极其庞大的乡里,来延长货币的漫延,只要集体化农业越多,便可以做到以九州之力来宏观调控,当潦西潦东的货币盛多,朝廷向南逐步引导,货币体量多,那便漫延到洞庭苍梧,以此消化掉朝廷印发的货币。”

 “同时,洞庭苍梧收紧货币,来应对潦西潦东滥发的货币。”

 “这并非只限制两极,九江,会稽,闽中等地也可如此,但必须保证的是,不用广天下而滥发货币,以半冲方式对冲,以此保证货币体系的稳定。”

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