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监国的郡王“胤?”叫板。但也正是因为二爷党的人少,所以在紫禁城之乱中,胤?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胤?虽然是奉命监国,但是怎奈手下仅有不到3000人的内卫、大内侍卫、千牛卫、锦衣卫、中央警备团,而且这些人又不能全部留在紫禁城,这可是胤?的致命伤。不过此时远在南美大陆的康熙大帝还正坐着火车往北美大陆赶去,康熙大帝打算从较窄的白令海峡直达远东地区,再从远东地区返回紫禁城。这一趟走下来,估计等康熙大帝赶回紫禁城的时候,紫禁城也早就今非昔比了。但是为了争权夺利的众皇子此时哪还有点皇子的样子?一个个的倒是更像乖张暴戾的军阀。毕竟军阀是不会关心老百姓的死活的。
年仅十三岁的胤?就是城门禁军的首领,按照清朝的军官制度,由于新军制此时还没有完全落实下来,所以此时的大清帝国的军队制度还是比较混乱的。不仅有现代化的“司令、军长”,同时还有古代的“兵部尚书、大将军”。归根结底,就是陆一川对军队的不熟悉,才出现了极为混乱的军队制度。此时的大清帝国的紫禁城不仅有田文镜麾下的城防营,田文镜是总司令。而胤?则是镇守京城4门的“卫将军”,官职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现在又有了司令,军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军衔,要是没有康熙大帝坐镇京城,那这些新旧将领,肯定是谁也不服谁。
第550章 京城大混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