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5章:算无遗算[1/2页]

三国之巅峰召唤 流香千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吕布所产生的异样,秦昊乃至王猛都好似没有丝毫察觉,面对众将的王猛,依然自顾自的讲解自己的看法。
      “中北三郡虽然只有十万汉人,但是却有着近二十万胡人,匈奴人最少也有十万,匈奴外的部族不可轻动,否则会激起众怒,但我们却可以奴役十万匈奴为劳动力,以此修关。”
      雁门众将顿时眼睛一亮。
      对呀,匈奴可以对待汉人如猪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奴役匈奴呢?
      一想到可以奴役匈奴,众将心中就一阵兴奋。
      对于匈奴,在场众将没有人心怀仁慈。
      见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王猛轻笑一声,继续道:“如今在中原战场上,黄巾已经陷入颓势。皇甫嵩将军在冀州屠杀十万黄巾,本想打击黄巾的士气,却不料弄巧成拙,反而加重基层黄巾的抵抗之心,而这也使朝廷不敢再轻行屠杀之事。”
      众将不禁暗暗点头,王猛所言却为事实,汉室对待黄巾态度本极为强硬,但如今黄巾从众的数量已突破千万大关,所以强硬的态度自也要随之改变,毕竟总不能将千万人都屠戮贻尽吧?
      “各大战场的黄巾战俘总共达到四十万,而这些战俘,杀不能杀,放不能放,已经成了朝廷最为头疼的问题。不过对于朝廷来说,这些俘虏或许是累赘,但对于我雁门来说,却是修复雁门关的宝贵劳动力。”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是啊,还有黄巾战俘呢!
      “与其将这些战俘关外大牢里空耗米粮,还不如请秦温大人上书朝廷,将其发配流放到我雁门,让其参与修建雁门关。”
      王猛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轻声道:“雁门关至关重要,而为了北疆的安稳,相信朝廷一定愿意甩掉这些累赘的。”
      还有一点王猛并没有明言,那就是代郡雁门主力击破黄巾后,所俘虏的战俘恐怕也不会少于七八万。
      “四十万黄巾战俘就算只得到一半,再加上我雁门四十万百姓,三个月重建雁门关也足矣了。”秦琼对王猛拱手一礼,恭敬道:“先生大才,秦琼拜服!”
      “奴役十万匈奴修关,这事之前咱可想也不敢想呢。王先生,这次秦虎对你是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了。”秦虎激动的说道,同样恭敬得对王猛一礼。
      “先生大才,我等拜服。”雁门众将一起行礼道。
      “诸位严重了!”王猛淡然一笑,谦逊回礼。
      什么叫算无遗算,什么叫目光长远,什么叫走一步看三步,王猛一人占全了。
      这时雁门众将对王猛才算真正服气,这才是军师师兄弟该有的水平嘛!
      不过众将只是以为王猛是要用黄巾战俘修关,却不知王猛此举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
      那就是领地扩充人口。
      王猛此举到是和秦昊的‘罪民戍边之计用意倒是不谋而合,但手段却又更加高明。
      因为打着修建雁门关的借口,向朝廷讨要黄巾战俘,朝廷甚至都找不到拒绝的借口,而且这个时机同样也洽到好处,一听到雁门军讨要战俘,朝廷恐怕巴不得把战俘硬塞过来。
      总得来说王猛火烧雁门关的连环之计,共有三大点好处:
      1,全歼来犯敌军,重创匈奴,可以长期确保后方平定安稳。
      2,趁匈奴空虚,顺势收复中北三郡,不但可借机名扬天下,而且扩大了领地范围
      3,以重建雁门关为借口,讨要黄巾战俘,充实领地人口,以此铸造帝道之基。
      这三大点中的任何一点,对现在的秦昊都有着难以拒绝的诱惑,而有此三点好处,才是秦昊最终同意火烧雁门关的最大原因。
      王猛是为秦昊今后的帝道筑基,所以就算风险在大,秦昊也必须冒一把险,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点风险几乎等同于没有。
      “火烧雁门关只能解决雁门关内的九万匈奴,可雁门关外还有四万匈奴援军。”见成内火势差不多已经达到心中所期待的程度,秦昊当即沉声道:“于夫罗发现雁门关起火,一定会前来支援,要是让他赶到雁门关下,那可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那该怎么办?”
      “当然是阻止于夫罗驰援雁门关了。”
      “可我们根本就绕不过雁门关呐。”
      “是啊,匈奴大营离雁门关可就只有五十里。”
      ……
      秦昊此言一出众将纷纷大惊,又乱糟糟的议论起来,秦昊见此眉头紧皱,大喝:“都给我闭嘴。”
      众将见少主发怒,当即都不敢再议论。
      “吵什么吵,我军既已发兵,那必然是做好了万全准备,你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秦昊冷喝。
      “诸位将军忘了密道了吗?”王猛插话。
      众将一听都恨不得抽自己耳光,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

第155章:算无遗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