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力甚大,再加上极为耗费时间,要想疏通数百里的汴水,至少也得数月才行,那时,他的士兵恐怕早已经饿死了。
所以桓温心里另有打算,与其靠着难以通行的汴水,不如另凿一条运河,将清水与汶水相连,一样可以畅通。
而凿一条几百里的运河,就比疏通汴水要容易得多了。
桓温道:“嘉宾不用担心,桓某自有打算,到时绝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郗超闻言,知道再说下去,桓温也不一定能听,于是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便告辞了。”
桓温点点头,示意郗超离去,他还有公务需要处理。
转眼间,十余日过去,现在已是四月初,桓温终于率领手下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直奔京口。
从姑孰至京口,大军水陆俱进,放眼望去,江河之上,舳舻延绵数百里,看上去实在壮观得很。
桓温此时站在船上,看着船只乘风破浪,他的热血不禁开始澎湃起来,他已经将他毕生的事业赌在了这一场北伐上,他的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字,那便是胜!
胜则万事皆顺,败便是自损威名。
桓温突然对诸将道:“看这涛涛江水,正如那内外不和的燕国,必将为我军乘风而破之。”
众人不知桓温为何突然说这么一句话,都不敢插话,只望向一旁的郗超和王?,因为他们俩人,可算是最懂桓温心思的了。
王?道:“明公威名,早已扬于四海,今帅王师讨燕,燕人内既不和,岂能相抗!明公收复中原,光复华夏,已是指日可待了。”
众人闻言,也都一起道:“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桓温此时正希望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些恭维的意味,但却也说明众将一心,只要心齐,就绝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然而桓温没有注意到的是,船上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开口附和,却唯独郗超满怀忧色,一言不发。
大军行进了五日,便到了京口,与先到的桓冲汇合。
两军既和,军势又增现在便只待豫州刺史袁真的消息了。
桓温问道:“五弟,袁豫州现在可有消息传来?”
桓冲道:“回大哥,这几日尚没有消息传来,我想应该就在这几日了,不如先让大军休整休整,顺便等待袁豫州的消息。”
桓温道:“也好,大军刚至,一路劳顿,正好在此歇息整顿一番,等两日再启程出发。”
于是下令大军筑营休整,等待袁真的消息。
三日之后,快马来报,袁真已点好本部兵马,随时候命,只待桓温一声令下,便可挥军北上。
桓温闻讯,连忙书信一封,命来人带回交给袁真,命他即刻率军北上,攻谯、梁二郡,而他自己则率军从兖州进军。
那人拿着书信,便快马回转。
第二日,桓温传令军中,命大军拔营上船,经泗水一路北上。
不过两日,大军便出了晋境,进入燕国境内,也不知是燕人疏于防备,还是燕人在这泗水之旁,根本没有布防,大军一路向前,竟没有遇到半点阻碍。
百里舟行,又在敌国境内,桓温不敢有丝毫懈怠,下令全军戒严,缓速稳行,若有敌情,可随时迎敌。
桓温舟师大发,举众入燕,不仅在晋国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关中也感受到了一丝骚动。
这一日,王猛离开中书,回到府中,便将李化叫到书房,紧闭房门,讨论着这件事。
王猛道:“据说桓温这次伐燕,是志在必得,以师兄看来,他有几分胜算?”
李化这些日子收到的消息也不少,对桓温伐燕也是十分了解,他对这场早已有了自己的分析。
李化道:“依我看,桓温此次雄心勃勃,国中精锐,尽皆出动,看那架势,大有灭燕之势。只是燕国虽朝政日衰,可毕竟泱泱大国,不可小视,谁胜谁负,现在虽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决不能让桓温胜!”
王猛也点头道:“确实,若是桓温胜了,那我大秦大事去矣!”
若是桓温胜了,那便打破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晋国并燕而有之,先不论桓温是否有篡位之心,占据关中之地的大秦便陷入了包围之中。
只要到时桓温以晋室之名传檄四方,西边的张天锡、北边的代国、以及东、南的晋一齐向大秦发难,无论是谁,都无法救得了如此境地的大秦。
李化道:“可是现在燕中慕容评当政,国中不和,桓温用兵,又非常人能敌,燕人能否守住,还未可知!”
王猛叹道:“但愿慕容家不是个个都如慕容评那样,是无能的庸才。”
李化道:“那吴王慕容垂倒是个将才,就是和慕容评结怨颇深,不知道慕容评能否用他?”
王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喃喃道:“慕容垂?是否就是当年十三岁便勇冠军中的慕容霸?”
李化道:“师弟记得没错,正是慕容霸。”
王猛喃喃道:“有他在,或许真能挡一挡桓温。”
突然,王猛道:“师兄。”
“嗯?”
“烦请师兄派人密切关注桓温伐燕动向,要是燕人撑不住了,咱们可得救他一救!”
李化笑道:“师弟放心,自从桓温率军出发的消息传来,我便派了十余人进入燕境打探消息,就连唐石我也派去了。”
王猛松了口气道:“好,那就好,这样我便放心了。”
桓温谨慎的行军,一路上没有一丝异常,一切相安无事,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但是随着天气慢慢进入盛夏,看着在烈日下河水逐渐变浅,桓温的心开始有些担忧了。
他不禁想起了之前郗超说的话,他不禁有些后悔,他之前太过自负,对形势的判断有些差错,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个夏天,竟会有如此的炎热,炎热到四处都有了旱迹。
这对需要由水陆来运军粮的大军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隐患。
但是现在隐患已经埋下,他不可能调转船头,重新规划进军路线,他只有绞尽脑汁,想一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第228章 建言不用 桓温生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