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王永闻言,这才上前将卷子交给张玉,说道:“请母亲批阅。”
张玉接过来又看了一会儿,说道:“今日你们的文章我就不做点评了,换你们父亲来看。”
说着张玉拿着两张纸朝王猛走去,说道:“夫君,来看看永儿和休儿作的文章吧。”
王永和王休这才意识到王猛到来,一同转过身去,行礼道:“孩儿给父亲、伯父、二娘请安。”
王猛嗯了一声,将王瑶抱给静姝,便开始看了起来,他先看的是王永写的文章,开始读起来倒也不觉有奇,与平常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见识也没什么不同,总的来说也就中规中矩。
可是在王猛看到“综上论之,孔子言仁,孟子申义,虽名不同,而实一也,何也?时世异耶!盖使孟子居孔子之世,言仁而不言义,孔子亦然。故法无陈法,用之得时则兴,用之非时则废,此常理也。”之时。
王猛对王永的认识已经发了变化,他发现王永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只让他在家里学习了,应该让他到外面去见识一下世面。
不过王猛并没有马上就说出来,而是将王永的那篇文章放在了一旁,又看起了王休写的那篇文章。
只见王休所写与王永的内容大不相同,王永写的是儒家典籍,而王休写得却是诸子兵法。别看王休小小年纪,还不到九岁,可却十分喜爱阅读兵书,什么《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甚至是魏武帝所作之《孙子解略》都曾拿来看过。
不过这看是一回事,写又是一回事,王休年纪毕竟太小,文章中多是引经据典,而少有他自己的见解,与王永所作相比,显得稍有不足。
王猛看完之后,对两人说道:“不错,永儿和休儿写得都不错,看来近来读书都用了功。永儿能不拘泥于经义,散于思考,值得表扬。而休儿爱读兵书,也并非不可,只是兵之一事,最为无形,要想专研得透,还得要用心苦读,善于思变才行,不过休儿年龄还小,能写出如此文章,已算是很好的了。”
两人得到王猛的夸奖,俱都十分高兴,齐声道:“谢父亲夸奖。”
王猛放下两张卷子,说道:“你们俩出去玩会儿吧,我和你娘亲有事要说。”
说完,王猛又对静姝道:“让瑶儿也和他们一起去玩吧。”
等三个孩子走了之后,张玉问道:“夫君有什么事?还得要把孩子支走才说?”
王猛道:“本来我也没想起这事,只是方才读了永儿的文章,才突然想起永儿今年已满十四岁了,要在平常人家,都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而永儿现在还只是在家中受业,故我想与玉儿商量一下,是不是让永儿到太学里去见识下世面,增长下学识。”
张玉作为母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太学去学习,只是还有些担心,张玉道:“能进太学读书,那自是永儿的福分,只是不知永儿是否能比得上从各郡县举荐的青年才俊,到时要是污了夫君的名声,那就不好了。”
王猛道:“这要进太学,虽然只要我一句话,但就凭永儿今天写的文章,也能看出他是不会走捷径的,只要他想进太学,我就给他报名,让他去参加选举考试,能不能进,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张玉正要回话,突然王永便从门外跑了进来,激动的道:“孩儿愿去,孩儿愿去,还请父亲为孩儿报名。”
从王永的神态可以看出,王永似乎早就有意想进太学学习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和王猛说,而且他也怕自己年纪太小,王猛不会同意。
王猛道:“好,不愧是我王猛的儿子!明年开春,你便去应试吧,不过记住,到时可不准说是我的儿子,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永道:“是,父亲,孩儿记住了。”
王猛道:“对了,你怎么在这,不是叫你出去玩吗?”
王永道:“方才二弟让我去取竹剑,路过书房,恰好听到父亲说到孩儿,便侧耳听了两句,一时忍不住激动,便进来了,还望父亲勿怪。”
王猛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是故意在外偷听呢!看来是为父错怪你了。不过永儿要记住,以后在外闯荡,最重要的便是言行举止如一,这样别人才会敬重你,知道吗?”
王永道:“是,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王猛道:“好,那你出去陪弟弟妹妹玩吧。”
王永闻言,便退了下去,等王永走远,静姝笑道:“方才夫君说永儿年龄不小了,说来倒也是,近来有不少长安大户都派人来提亲,夫君看是不是择日为永儿娶亲?”
王猛闻言,不禁一惊,心想有人来提亲,他怎么一点也不知道,王猛道:“这事我怎么没听说?”
静姝道:“夫君若是不信,大可以问师兄与玉姐姐,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而且你白日里都在外办公,夜里回来还要忙,我们如何敢拿这事来烦你,所以一直没说。”
王猛道:“噢,原来如此,此事永儿知道吗?”
静姝笑道:“连你都不知道,他怎么会知道。”
王猛道:“永儿年纪还轻,正是读书用功之时,至于成家,还是等些日子再说。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永儿也会像我一样,无意中遇到可以相伴一生之人,那样岂不比我们操办要美好得多。”
张玉一听,不禁猛然想起了当年她在长安相遇王猛,那一切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美妙,她这一生都无法忘却。自那以后,她便注定了要和王猛共度一生。
静姝见张玉想东西出了神,猜到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心想要不是当年自己闭关练功,还没有张玉与王猛相遇这一回事呢!
不过静姝与张玉已磨合了这么多年,多少酸甜苦辣都一起走了过来,而且加上王猛会为人处事,她俩早已不知道嫉妒是什么滋味了。
静姝道:“既然如此,那便随缘吧。不过既然永儿能入太学,那是不是等两年,也让皮儿进太学读书呢?”
王猛笑道:“若是皮儿能爱上读书,那肯定没什么问题的了。”
静姝闻言,心想要想让王皮爱上读书,那恐怕比登天还难,还是算了吧。
第132章 王猛之愁 膝下佳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