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往送礼的很多。
看到大嫂不在家会传出不必要的闲话,对大哥大嫂都不好,还是赶紧接回来的好。
相信以后有大哥的约束,大嫂也不会错到哪儿去。
“好!过两天我休沐,把她接回来。”陈大郎拍拍他的肩膀,“等出了榜文,大哥请你喝几杯,咱们弟兄庆祝一番。”
“这是自然,若是考中,该我请你,谢你半师之恩,哈哈。”
“大哥,五弟。”一直支着耳朵听闲话的陈四郎忽然鼓起勇气插嘴,“我有一件事想请你们帮忙。”
陈大郎惊讶的说:“四弟,难得你开口,有什么愚兄能帮你的,尽管说!”
陈四郎平时在家里就像个小透明一样,竟然也有开口求人的时候?
“你们有主意,办法多,我想请你们帮忙寻个学馆,我想去教书。”
这下轮到陈大郎和陈鹤宇惊掉下巴,不啻于听到苏姨娘怀孕,辛苦读书二十年,怎么不去考科举了?
而且,好歹也是侯府公子,出去给稚童教书,听起来有点......掉面子?
“四哥,你怎么忽然想起来要去教书?”陈鹤宇问道,恍然大悟,“你是不是没钱花?秀才教书束?也不会多——”
陈四郎……
我不像你那么多花头啦。
“是呀,如果是银钱问题,可以跟父亲商量——”陈大郎赶忙说,科举还是要考下去,家里又不是供不起他读书。
“不不不,你们误会了!”陈四郎见哥哥弟弟都这么关心自己,高兴的咧开嘴,“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我不善于跟外人打交道!像我这样的性子,并不适合官场。”
“官场也不是都需要跟人打交道的,也有些职位,只要自己稳稳妥妥做事就行。”陈大郎一听是因为这个,放下心来,温声安慰他。
陈鹤宇却听得明白,不管做的对人的工作、还是对物的工作,都免不了有职场应酬。
四哥的性格么,或许是得罪了人也不自知的,倒不如找个稳妥的行当。
“不光是因为性格,我天赋有限,秦夫子说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是策论、算学这一类需要灵活运用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恐怕很难考取举人。既然是这样,我就用我自己所擅长的,去学馆教书吧。况且,我也可以一边教书一边读书的,并不耽误。”
陈四郎看来已经想的很清楚,分析的头头是道。
“你既是有了打算,跟父亲说过吗?”陈鹤宇问。
“说过了,父亲也支持我。”陈四郎笑得腼腆,“我还担心,他会说我没出息,竟然想跑去做个教书匠。”
“只要是对咱们有利的事,父亲都会支持的。”陈大郎很了解长兴侯,“咱家虽是侯府,也只是说起来好听,两辈人中都没有实权高官,风光就维持不了多久。”
说着他也犯愁,“咱们弟兄年纪还轻,十年之内不见得有大的起色。但是无论怎样,弟兄之间一定要互敬互爱,抱成团,一家人同气连枝,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是,大哥。”陈鹤宇真心觉得他这位大哥,为人正派,又很有长兄风范,对每个弟兄都能拉一把,让人信服。
况且他说的没错,封建社会里很难单打独斗,宗族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与责任,个人也离不开宗族的支持。
“那就这样吧,我托同僚问一问京城的学馆,有合适的你就去试试。”陈大郎看了看雾蒙蒙的雨帘,“天气不好,快些回去休息。”
等他二人去了,陈鹤宇独自坐在廊下等苏姨娘,天黑路滑,她住的东小院到这边来的路上,没有连廊,怕是得冒雨回去。
苏姨娘竟然有孕了......
这种感觉很神奇,他当然是支持苏姨娘再有一个孩子的,跟他一起孝敬她也不错。
毕竟原身已经不在了,这是不能说的秘密。
但是她已经四十二岁,在普遍大龄生育的现代也是高龄产妇,古代医术不发达,难免令人担忧。
听说后宅院里乱七八糟,孕妇也容易出问题。
陈鹤宇惴惴不安的想,他得保护好姨娘和孩子。
也不知道他的宅斗智商够不够使?
“五郎,你怎么还没有走?”苏姨娘跟着丫鬟们收拾好正房的东西,一出来就看到他坐在回廊下发呆。
“等您一起走。”陈鹤宇站起来,微笑着说。
第101章 道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