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祈本来还打算,看看有没有什么现成的贪官污吏,让他们把神韵给演出来,结果到了大炎发现,经过好几轮的清洗,大炎那为数不多的蛀虫,也都消灭的差不多了,无奈,只好拉几位清官出来演贪官了。
而如今的电视剧内,几人正在和外国商人们,讨论丝绸贩卖的事情,而胡宗宪对于丝绸的事情并不参与,显然也知道这其中的暴利,一旦沾染就洗不净了。
因此,主持这件事情的是皇宫里派来的司礼监的官员,名为“杨金水”。而饰演杨金水的人,是陈祈从勾吴找来的群演之一,一位名为“乌有”的年轻人。
“这就叫‘蝶化十二辰。”乌有饰演的杨金水,也是不断的对一众没见识的外国人,显摆着大炎真正的好丝绸,不断说道:“真正的贵人换衣服,是不希望别人一眼看出来的。”
“可仔细看了之后才知道,一天之内换了四套衣服——那才是贵人。”
乌有的演技堪称天生,在剧中,他一手促成了和外国商人生意的谈判,完成了五十万匹丝绸的买卖。而这期间,几位萨尔贡来的商人,还打算购买艺伎,却是被左宣辽一口回绝了,道:
“我们大炎国有的是丝绸、瓷器、茶叶,但是不卖人。”
虽然,左宣辽的话语在大炎可以说理所当然,但是光是那么一个画面,却足以让他和之前的一众衣冠禽兽,看得出他那与众不同的正气,倒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讽刺了。
不过很快,马宁远便是给一行人带来了消息,几百个百姓如今围在了总督衙门。几人不得不绕道进入总督衙门,一进门,几人便是忍不住的抱怨“改稻为桑”的难以执行。
“朝廷让我们改稻为桑,四个月过去了,还不足两成,朝廷几天一个急递,这才让马知府他们赶着去干。”梁洵饰演的郑泌昌也是如此感慨道:
“五十万匹丝绸年底前要交齐,可我们浙城却产不出那么多丝。到那个时候啊,恐怕就不只是内阁责问了。”
“杨大人在吕大人那里交不了差,吕大人在皇上面前交不了差,这账一路算下来,我们这些人啊,只怕不是撤职就能了事的。”
“我看有些人,就是和朝廷对着干!”而宁辞秋饰演的何茂才,这个时候也是主动站了出来,而显然,他所说的人,只有前段时间被裕王调来,很明显是干涉改稻为桑的执行的谭纶。
这里除了杨金水是嘉靖皇帝的人以外,包括胡宗宪在内,都是严党一手提拔的,而和他们利益不一致的也就只剩下清流党的谭纶,因此宁辞秋的话语,也多了几分针锋相对。
然而下一刻,之前一直沉默不语的左宣辽饰演的胡宗宪,却是冷不丁的突然开口道:
“……是我让戚继光把兵调走的。”
然而,左宣辽此言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眼里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显然是没想到这事居然和左宣辽有关。
毕竟,剧中的胡宗宪,是严嵩一手提拔的,而他带头和严党做对的话,那么难免会让严党的人觉得,他是想要巴结裕王和清流。但左宣辽此刻却压根不顾及这些,只是淡淡问道:
“以官府的名义向米行上的米市借贷一百万担粮食,如今借贷了多少啊?”
“……很少,都说缺粮。”梁洵也是略显尴尬的回答道。
“从外省调的粮呢?”左宣辽又问,而梁洵也只好实话实说道:“和往年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
“这就清楚了。”左宣辽缓缓的叹了口气,终于娓娓道来了自己的用意:
“我是浙直的总督,又兼着巡抚。朝廷要降罪都是我的罪,百姓要骂娘,骂的是我的娘。改稻为桑是国策,必须改,可桑苗今年只能养两秋蚕。”
“嫩叶产的丝,换不回口粮。官府不借贷粮食,只让稻农把稻田都改了,秋后便没有饭吃,就要出反民!”
“每年要出三十万匹丝绸,一匹都不能少——可如果为了这三十万匹丝绸,在我浙城多了三十万个反民的话……”
“我胡宗宪一个人的人头……怕是交代不下来的。”
左宣辽缓缓将百姓不愿意支持改稻为桑的原因,很直白的一一道出,也将自己为什么要阻止,或者延缓改稻为桑的原因,也都说了出来。
而伴随着左宣辽话音落下,短短两集,已经见了许多衣冠禽兽的百官,眼神也终于放缓了些许,注视着左宣辽饰演的胡宗宪的眼神,更是多了几分敬佩。
在如今的大炎,像“胡宗宪”这样的又有大局,又心系百姓的官员并非没有。纵使大部分官员没有这样的大局观,但一方父母官大都也心系百姓,维持着大炎的繁华。
平时没什么感受,可在这部剧内,看着一个千疮百孔,皆是乌鸦的大炎朝廷,突然出现了胡宗宪这样一只白鸽,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珍惜。
倘若,这样的官可以再多一些,又何愁我大炎不可再创盛世呢?不知不觉之间,左宣辽饰演的胡宗宪,悄然成为了百官心中的榜样。左宣辽更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的演戏,居然悄然之间,为他赢来了打了半辈子仗,都不一定能达到百官的尊重和敬佩。
“爹……当真是大炎之骨干!”
而左乐此时此刻,也是不禁如此的感慨了一句,看着大屏幕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左宣辽,他发自内心的开始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位父亲,真好。
第280章:淤泥之中的莲花?胡宗宪的登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