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破釜沉舟,愚蠢的多尔衮[2/2页]

大明:朱棣,开局上交明末副本 沐雨6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冷静?
      都这个时候了,还怎么冷静?
      不少人不满的向声音的源头瞄了一眼,正想发几句牢骚,可看到说话的人是刚刚苏醒的多尔衮后,顿时闭嘴了!
      但人群中有一人并不怎么买多尔衮的账,不满的问道:“睿亲王,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让咱们放弃这绝佳的报仇机会么?”
      “明军都打到咱们家门口了,这能忍?”
      “再说了,如果咱们四十几万大军杀向山海关,将这雄关夺下来,那关外的明军顿时成了待宰的羔羊,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你还不让咱们去?”
      说话之人,名叫豪格。
      他本是皇太极长子,之前是鞑清皇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可惜,在夺嫡之战中败给了有多尔衮支持的福临,所以他一直都和多尔衮不怎么对付!
      再加上他手握正蓝旗和镶蓝旗两旗兵力,实力也不弱,所以才敢和多尔衮叫板。
      “睿亲王还请三思,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对啊,肃亲王说的有道理!”
      帐中的不少王爷、贝勒都纷纷附和。
      显然他们也赞同豪格的看法。
      但不远处,多尔衮却是摇了摇头,叹息道:“大侄子,你先冷静一下!”
      “本王知道你对我不满,但如今国难当前,咱们能不能先放下各人恩怨,听我好好的分析一下如今的局势!”
      “我想想问一下各位,明军如果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为何不直接进攻锦州城?”
      “还有,盛京如今虽然只有一万兵力,但粮草充足,还有城内的民众协防,能否防御四万骑兵一个月以上?”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明军为何要偷袭关外?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让咱们撤军?”
      多尔衮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走到了豪格面前,用极为深沉的语气,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围魏救赵?
      还是围点打援?
      又或者这两种都有可能?
      多尔衮想得很清楚,大明朝廷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逼迫他们撤军!
      盛京很重要,他承认,但一旦回援,这次倾尽国力发动的战争就成了一场笑话。
      到时候关外的明军退守山海关,仗着城墙的优势死守,他们真的能够攻下?
      即便攻下了,也是死伤惨重,再也没有能力入主中原了!
      再加上自己的后方被打得稀巴烂,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恢复元气。
      这样的鞑清,还拿什么入主中原?
      入主中原是鞑清努力了两代人的愿望,他不希望这个愿望葬送在他们手中!
      多尔衮缓缓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无比真诚的看向帐内所有人,严肃道:“如果咱们回援,进攻山海关,就中了明廷的奸计!”
      “不得不说,明廷策划这一战的人,在军事布局上的能力确实恐怖!”
      “不过,他却小瞧了本王破釜沉舟的勇气!”
      “本王料定,此时的居庸关也一定空虚无比,说不定十五万的人马都不到!”
      对于明廷的实力,多尔衮再熟悉不过。
      在一个月前,可能只有几万的兵力,连李自成都无法抵抗。
      即便那所谓的“洪武大帝”派来了十几万人马,那燕王朱棣再整合了国内的所有兵力。
      总共兵员都不会超过四十万,扣除了关外的十几万人马。
      嘉峪关、山海关,这两座雄关也需要人驻守。
      京师也不可能一点兵力都不留下,那居庸关的守军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咱们只需要一鼓作气的攻下居庸关,再顺势攻破明廷都城,关外的那十几万残兵不足为虑!”
      “现在,咱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和明廷比一比谁的都城先被破!”
      多尔衮再次意气风华,无比自信的看向所有人。
      “好,本王就再信你一回!”
      豪格在沉思良久后,终于慢慢点头。
      殊不知,他们口中的盛京,早已被破……

第116章 破釜沉舟,愚蠢的多尔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