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希望太后认命末将为军机大臣,统领鞑清兵部……”
“第二,我希望太后承诺,在此战过后,摄政王不能秋后算账!当然,末将日后也会和摄政王和平相处。”
“第三,此战过后,凡是参与锦州守卫战的士兵,以后都归我统帅!”
鳌拜也不墨迹,直接将自己的三个条件说出了出来。
官位、兵权!
还有大玉儿的承诺!
有这三样在,那他鳌拜就是鞑清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只是这个“一人”,并非是鞑清皇帝福临,而是多尔衮!
这……
大玉儿犹豫了几息时间,然后一咬牙,回应道:“好,您的条件,本宫都答应了!”
“传本宫懿旨,任命鳌拜为军机大臣,统领兵部!另任命其为镇国将军,主管锦州一切防务……”
“哈哈哈!谢太后!”
鳌拜一抬首,看向大玉儿姣好的面容,饥渴的舔了舔嘴唇。
然后猛然仰天长笑:“太后放心,有我鳌拜在,锦州城定然万无一失!等本将军凯旋而归,希望太后能亲自为本将军庆功!”
说完,鳌拜大踏步的离开了大政殿,准备接手大军,立即赶往锦州城。
殊不知,锦州城一战,将是他噩梦的开始!
……………………
两日后。
徐达率领十几万大军,急速行军。
连续拿下四座辽东地区的城池,徐达麾下的大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从一开始的八万人马,增加到了十一万!
在这些城池中,都有被迫加入鞑清的绿营兵。
这些人,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大明子民。
以前为了生存,他们迫不得已,可现在徐达率领大明天军赶到,他们自然乐意投降。
对于这些人,徐达照单全收,直接编入了山海关守军的序列,并且直接拿缴获的金银,给所有士兵提前发了一个月军饷。
这一举动,直接让这些绿营兵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徐达。
在连山和塔山之战中,他们杀敌奋勇,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虽说这些投降的绿营兵战力不强,可对于辽东地区的地形非常熟悉。
一路下来,几个辽东地区的绿营兵将领,提出了好几个不错的建议,都被徐达采纳。
这才让大军的推进速度势如破竹。
短短两天,他又连下两城。
如今,距离锦州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六十公里)
但就在这个时刻,徐达突然放慢了行军速度。
“锦州城……嘿嘿!”
一想到朱棣的谋划,徐达不厚道的笑了!
其实,一开始从山海关出兵,直逼锦州城,这都是一个幌子!
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鞑清国最后的防御力量前来锦州驻守!
真正的杀招,是草原那边的五万轻骑兵。
“按照燕王预定的时间,或许再等两天,那只大军就快杀到盛京了吧!”
想到这里,徐达突然有些自愧不如。
虽然他带兵也很有一套,可和朱棣的谋划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五万轻骑突袭空虚的盛京,破城之后再两面夹击锦州,那城内的鞑子死不死?
国破,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到时候盛京沦陷,锦州一座孤城的鞑子,还能有多少斗志?
所以,朱棣给他下达的命令,只是围困锦州!
第104章 相互拉扯,朱棣的最终目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