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中,他迅速找来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李自敬。(李自成三弟)
他虽然是李自成的嗣子,但其实是过继过去的,如今大顺精锐尽丧,只有李自敬辈分最高,资历最老。
所以他只能找李自敬商量对策。
“三叔,京师一战我军惨败,父皇他生死未卜……”
一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李过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一头扑在李自敬的怀里,痛哭流涕起来,他自幼被李自成收养,与李自成的关系甚至超过了亲生父亲。
京师惨败,他是亲眼见证……
他永远忘不了,在那无名小山坡上,看到李自成自刎的那一幕。
也忘不了那位明军将领居高临下的眼神。
“三叔,咱们一定要为父皇报仇啊!”
李过声泪俱下的哭诉。
“报仇……”
李自敬无奈的摇摇头,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六十万大军都败了,凭借襄京这边不到十万的兵力,如何抗衡?
能否守住这个城市都还是个未知数,更别说报仇了。
但为了照顾自己儿子的情绪,他只能安慰道:“三叔会想办法的,这个仇是得报!”
“不过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三叔已经收到山西等地传来的消息,朝廷大军已经相继收复了北方四省。现在咱们的地盘之后湖广一地,兵马不超过十万……”
说着说着,李自敬又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
一个月前还风头一时无两的大顺政权,顷刻间就有了分崩离析的征兆,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那三叔的意思是?”
李过终于停止了哭泣,面色凝重的问道。
“我打算退往巴蜀,联合大西,共同抵御明廷!”
如今的大顺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虽说还有十几万残兵,以襄阳的城池规模和城墙厚度,坚守几个月乃至半年都有希望。
半年之后呢?
所有人活活被饿死?
与其守着这一座孤城,还不如趁早撤离,进入四川和张献忠抱团取暖。
同为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很大概率是会收留他们的,十几万兵马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张献忠不可能将他们拒之门外,说不定还会重用李过和他。
最重要的一点,李自敬十分看好巴蜀的地理位置。
易守难攻,物产丰富!
而且蜀地多俊杰,历史上很多名满天下之人,都是从巴蜀之地走出。
若是能联合张献忠守住这一亩三分地,也能逍遥个几十年!
三国时期,刘备就曾凭借巴蜀之地奠定了三国割据的局面。
现在的李立敬就是想复刻刘备当年的事迹。
李自敬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过,见李过还有些犹豫,他立即劝道:“过儿,前方的探子已经传回了消息,朝廷出动六万精锐兵分两路,收复了北方四省……山西、陕西两省已经被平定,咱们出了巴蜀,已经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啊!”
李自成起兵与西北,山西和陕西原本是他的大本营。
但这些年来东躲西藏,转战各省之间,早已经失了这两省的根基。
而且李自敬也受够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若是再让他带着这十万人四处流窜,他无法忍受。
“过儿,去了巴蜀,咱们才有机会报仇啊!张献忠的实力你也是知道的,他麾下号称三十万大军,再不济也有二十万,加上咱们的人马,才有机会推翻明廷的统治啊!”
第77章 漏网之鱼,大顺残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