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新才急忙回答。
“好,那从今天开始,您便是户部尚书,重点着手恢复税收之事情!”
朱棣大手一挥,又任命了一位六部主官。
如今的朝廷,官员被杀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空下来的位置多得很。
现在还能完好无损的站在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忠于朝廷之人,而且如今也无人可用,不管能力如何,先安排上去再说。
“卑职谢过燕王殿下!”
张新才喜不自胜。
户部尚书,掌管着国家的人口和财政大权,权力可不小!
“殿下,微臣以为,西北乱局势,乃是大旱导致。安抚流民可以以工代赈,在西北地区修行水利,方可永绝后患!”
“好,本王任命你为工部尚书……”
“殿下……”
经过朱棣这么一任命,所有人都开始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建议中肯,确实有效,直接官升三级也不是问题。
如果说错了话,出了昏招,朱棣也丝毫不留情,当场罢官的也有。
慢慢的,一个建立在朱棣的总体方向的未来发展细则,被梳理了出来。
可是,朱棣在仔细回忆之后,眉头却是一皱:“诸位大人之前所言,都有一些道理。但本王为何觉得你们在有意无意的在回避一些事情啊?”
朱棣冷笑着继续说道:“献贼割据巴蜀之地自成一体;左良玉、吴三桂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山海关外,建州鞑子虎视眈眈!你们为何只字不提?”
“是否觉得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停下来,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朱棣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所有人。
“启禀燕王,我等不敢忘记国之危难,只是觉得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做打算啊!”
“殿下,卑职也觉得咱们应该修养一年半载,再做日后的打算!”
不只是明末世界的大臣,就连明初世界不少人都这么认为。
甚至又一个过激的明末老臣,跪地哭诉:“燕王殿下,虽然咱们打了胜仗,也缴获了不少银子,但剩余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场大战……卑职劝殿下收起好战之心,予民休息!”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笑了!
予民休息?!
他倒是想给老百姓休息的时间,但副本倒计时不允许啊!
而且,关外的鞑子会给大明时间么?
诚然,正面硬刚朱棣丝毫不惧建州鞑子。
但就怕建州鞑子绕过关卡,侵扰北方汉民!
崇祯在位十七年间,鞑子五次入寇,抢走了汉人多少财富,掳走了多少汉民作为他们的奴隶。
几十万汉人,死在了他们的弯刀、弓箭之下。
虽然对朱棣定下的大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但对于鞑子的防范之心一点都不能减少!
“你们觉得吴三桂真的能守住山海关?就不怕他会投靠鞑子么?”
朱棣突然没有由来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只有徐达领会了朱棣的意思,立马站出来请命道:“殿下!东虏狼子野心,觊觎我大明疆域,罪该万死!末将徐达愿意率领五万大明精锐,常驻山海关,防备东虏!只要我徐达还活着,大明将士还有一人活着,绝不让建州鞑子越过长城一步!”
来到这方世界几天,徐达对于山海关的事情也有所了解。
有着明锐的军事洞察力的他,自然之道这道关卡的意义。
只要守住了山海关,东虏想要进入中原地区,就不得不绕行近千里。
既然朱棣刚刚直言吴三桂不可信任,那这道关卡就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所以,他才会立即站出来!
“既然徐将军深明大义,那山海关就拜托你了!早朝过后,你可立即领兵前去接管山海关。同时,让吴三桂立即回京述职!”
“若是吴三桂不服从调令,格杀勿论!另外,本王会派人回南京请来父皇圣旨……”
山海关,必须掌控在大明朝廷手中!
吴三桂,不配!
第62章 吴三桂,不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