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危机四伏,未来的安排[2/2页]

大明:朱棣,开局上交明末副本 沐雨6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巴蜀之地,还有张献忠盘踞,也建立了大西政权。
      其他各地,依然有小股流寇实力为祸。
      实质上,在明末世界,朝廷现在掌控的地盘,只有顺天府一府之地罢了。
      要想通关副本,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明末世界,不少封疆大吏、藩王,名义上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但实际上有很多大人都是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京师被围困,没有一人来勤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福建,郑芝龙凭借精锐水师,在海上如同无冕之王,掌控者东南沿海的陆地和海域。
      西北地区,由于连年天灾,十室九空,盗贼横行,官府早已被李自成接管,如今还在大顺政权手中。
      南直隶,被东林党人牢牢把持在手中,南京三省六部,几乎都是东林党安插的官员。
      俨然形成了一个南方小朝廷!
      东林党这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南京一呼百应,能量惊人!
      “水太凉、皮太痒”的钱谦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更让朱棣感到不忿的是,东林学院建立的最初目的居然是为了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
      因为东林党人早就已经变质!
      在历史的演变中,东林党人拉帮结派,让大明的党争愈演愈烈,他们自诩\"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
      提出“不与民争利”,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并借着朱由检清除魏忠贤阉党势力的时候,明目张胆的取消或降低了贸易税、矿税、盐税、茶税等等税收。
      这一举动,直接让大明的财政收入顿时一落千丈,朝廷的税收来源更加依赖于农业税收,但偏偏小冰川时期各种天灾不断,大片良田直接绝收。
      朝廷的财政收入再次陷入一个冰点。
      朝廷没钱赈灾,大量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最后演变为农民起义。
      而那些提出“不与民争利”的清流,却一个个肥的流油,在江南水乡中顿顿大鱼大肉,过着奢靡的生活。
      甚至,钱谦溢这种欺世盗名之辈,居然取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
      如是我闻……
      这位可是朱棣一直想要见上一面的奇女子啊!
      可惜,被猪给拱了。
      “东林党必须剿灭!”
      可以这样说,东林党人是大明覆灭的最阔祸首!
      解决了流寇之后,下一个必然是东林党!
      除此之外,江北四镇、左良玉、吴三桂……
      反而辽东地区的建奴,朱棣不是很担心。
      此时的建奴能有多少人口?
      充其量四十万顶天了!
      四十万人口,能招募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即便加上蒙八旗、汉八旗(辽东地区的汉人,松锦之战过后就被奴役了)、汉人降兵(孔有德、洪承畴这些),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三十万。
      虽然是建州鞑子的骑兵或许会比李自成的军队精锐一些,但朱棣也丝毫不惧。
      “攘外必先安内,还是先让内部安定下来,再腾出手去收拾那一群鞑子!不过倒是可以先剪除山西的八大蝗商,然后再慢慢布局鞑子亡族灭种之大计……”
      朱棣瞬间有了定计。
      对于建州鞑子,朱棣实在是没有半点好感可言。
      若非鞑子政府闭关锁国,堂堂东方大国,又怎么会沦落到被西方弹丸小国欺辱……
      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华夏历史上的污点,都是无能的鞑子政府签订的!
      但此时的局势,还是先让内部安定下来更好。
      所以,灭亡鞑子的计划,在这个副本世界中只能排到最后!
      就在朱棣沉思之际,刘伯温突然传了进来,探头探脑的闻着,口中惊呼道:“嗯,什么味道,好香!”

第54章 危机四伏,未来的安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