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曹操虽频频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但是对于外族,却从未落过我大汉威严。”
“我汉室近百年来风雨飘摇,国力日渐衰落。周围乌丸、匈奴、高句丽无一不虎视眈眈,三番两次妄图侵犯我大汉领土。”
“但无论是今日的乌丸,还是当年的南匈奴,曹操都全力抵抗,保我大汉领土,扬我汉室威名。”
刘协眼中光芒明灭,沉默不语。
见此,刘备继续道:
“小人得势,朝纲败坏。曹操纠之以猛,使上下知制。”
“亦曾镇压流寇,休养生息。于江山有扶持之力,于百姓有再造之功。”
刘协想着近些日如潮水般涌上来的奏折,自然知道刘备所言不虚。
但是,想到当日曹操左右朝政,携剑面君,刘协心中恨意难消,冷冷道:
“一介权臣,把持朝政,欺罔天下,百死不能抵其过,朕何曾冤枉于他?!”
“激浊扬清,造福百姓,不过是粉饰门面,营造声望。皇叔难道忘了泗水断流之痛?”
刘备眼中一痛,垂下眼眸:
“但如今留下曹操一命,并非臣的意愿,而是百姓请命!”
刘协心下一惊:
“什么?”
刘备拱手,低声道:
“当日,曹操在逃亡之中,路遇乌丸贼兵抄掠村民。”
“若是不管不顾,臣阻击乌丸之时,曹操定能逃出生天。”
“但曹操却率百余残兵,死战数百乌丸贼兵,拼死相护村民。”
“待臣与其合力,尽诛乌丸贼兵之后,百姓拦马,跪拜请命,求朝廷放曹操一命。”
刘协目光一暗,咬了咬牙,恨声道:
“即便如此,挟君欺民,便是死罪!汉室仁德,朕已经采纳皇叔建议,法外开恩,放过他的家人了,怎可再放过他!”
“若是如此逆臣都能放过,朕天威何在?”
刘备见此,立刻大跪在地:
“臣知陛下委屈。但天下动荡已久,陛下若赦免曹操,施行仁政,亦可令州民知陛下心胸之宽广,以使万民拥戴,天下望归!”
“此番连续追击,曹军消耗殆尽,曹操大势已去,再无兴风作浪之力。穷途末路之徒,论心不论迹,曹操此一念之仁,足见其悔过之心。恳请陛下,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刘协狠狠闭了闭眼睛,按下心中翻滚的怒意,背过身去,沉沉道:
“枉得皇叔如此费心,几番为曹操求情。既如此,朕已无话可说,此事皇叔看着办吧!”
刘备深深伏地一拜,心头愈加沉重:
“陛下圣德,臣告退。”
刘协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
刘备叹了口气,退了出去。
军师,如此你是否能够醒来......
许都,苏府。
刘备坐在苏哲的榻旁,看着苏哲冷俊的面容,满目忧心。
好在自从他回来后,苏哲尽管脉弱气虚,却再未有过险情。
忽然,房门被缓缓推开:
“主公!”
诸葛亮推门走入,对着刘备拱手一拜。
刘备转头看向诸葛亮,恭敬回礼:
“诸葛先生,如今你我俱为天子之臣,此后不必如此称呼。”
诸葛亮闻言深深拜道:
“此处仅为私下见面,主公何以如此见外?”
“亮投主公,是为主公的大仁大义所动。主公在朝堂上能为曹操求情,同族相悯之义,同仇敌忾之情,已非常人之所能及。”
“主公是亮认定的主公,主公仁义不移,亮必不离不弃。”
第339章 左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