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诸葛亮看得精彩,不由叫好。
      张绣见二人已到,便收了长枪,递给了旁边的亲卫。
      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二人一人年纪不过十六七,羽扇纶巾,温润如玉。
      另一人二十多岁,白袍白衣,英气盈眉。
      张绣上前两步,对二人略一抱拳,开门见山道:
      “请问二位为何而来?”
      诸葛亮和赵云也上前施礼。
      诸葛亮笑着说道:
      “张将军,我二人是为了穰城安危而来。”
      张绣略感意外:
      “哦?穰城有何安危之事?”
      诸葛亮正准备开口,贾诩从外踏进了院子。
      张绣见到贾诩,立刻高声道:
      “文和先生,这二位是来找我们的。”
      贾诩打量了一下二人,拱手道:
      “不知二位有何指教?”
      诸葛亮笑道:
      “怎敢谈得上指教?”
      “只是眼前祸事将近,虽然将军神武,先生聪慧,但此劫万难度过,特来献策。”
      贾诩一听眼皮子都没抬。
      张绣看了贾诩一眼,立刻将几人请入檐下火炉旁。
      待几人坐定,诸葛亮摸着羽扇的柄,慢慢开口:
      “当今天下,风云巨变,将军据此要道,虽有地利之便,却为他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张绣脸色略转凝重,露出忿忿之色:
      “这有何惧?虽然那曹操兵多,在我这里,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诸葛亮赞许地看着张绣:
      “将军志气可嘉,但两军对垒,光靠志气是不够的。”
      贾诩慢慢抬起头来:
      “那依公子看来,要靠什么?”
      诸葛亮见贾诩开口,眼神一动:
      “文和先生一双慧眼,看透天下,必然知道需要靠什么。”
      “如今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兵多,手下良将也多如牛毛。”
      “且不说与张将军几次对垒的曹洪、曹仁,曹孟德还有夏侯兄弟、乐进、于禁、徐晃等一众猛将。”
      张绣轻蔑地一抬眼:
      “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
      诸葛亮轻轻抚摸着扇子上的鹅毛,淡淡一笑:
      “将军不可轻敌。将军去年虽赢过一场,不过是因为将军心有所恨,而曹孟德没有防备罢了。”
      这话勾起了张绣的怒意。
      婶婶被曹操所强,是张绣心里的痛。
      如今被一个外人提起,难免一下子扎心起来。
      张绣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贾诩一见,立刻给了张绣一个眼色,然后开口说道:
      “公子莫怪。照公子所言,曹强我弱,该当如何?”
      诸葛亮瞥见张绣脸色还未恢复,便放缓了说:
      “天下之人都以为,将军已经依附刘景升,却不知将军之困。”
      “刘景升虽是一方诸侯,却无图霸之心。”
      “将军可想过,为何他昔日接纳将军,却未收编,只让将军据守此地?”
      贾诩捋着胡须,心下暗想。
      这个年轻人,倒是有几把刷子。
      此事且看他如何解释。
      于是也不言语,继续静静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瞧了张绣一眼,继续说下去:
      “天下之人都看得清楚,曹孟德之势日渐强盛。若是……”
      听到这里,诸葛亮再次停顿了下来,看见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心中暗道!
      看来军师这招是真的高呀!

第159章 穰城有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