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客气什么?客气便是拿我不当朋友。”
      众人皆是大笑。
      菜过五巡,酒过三道。
      众人身上暖,腹中也已半饱,便开始聊起路上的所见所闻。
      石韬抿了一口茶水,赞叹道:
      “多亏了诸葛,叫我等出游。这一路看来,变化可真大。”
      苏哲微微一笑:“哦?愿闻其详。”
      石韬立刻坐直了身体:
      “我们从南阳一路北上,经宛城,过许都,然后一路向东到达小沛。”
      “却见那兖州之地,居然处处垦田,遍地开荒。”
      “兖州何时增加了这么多人口?居然有如此耕种规模?”
      孟建也点点头:
      “看来这曹孟德,不仅工于谋略,还颇通治理啊!”
      “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城中告示,轻徭薄赋,广招贤才啊!”
      徐庶暗暗一笑。
      若不是还和诸葛亮约好了在此相会。那二人差点就去相投。
      苏哲心中暗暗好笑,还未开口,便听诸葛亮开了口:
      “你们从城西入城,怕是没有到看到小沛东南城外的景象。”
      三人好奇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淡笑道:
      “小沛东南城外,往外十几里皆为良田,一路绵延,几乎与彭城接壤。”
      三人皆惊讶不已。
      石韬瞪大了双眼:
      “中原之地,连年征战,不是地广人稀吗?怎有如此之人口规模?倒是我们久居荆州,孤陋寡闻了。”
      苏哲将手中筷子放下:
      “不是人多。而是改善了耕犁,将耕地效率提高到六倍以上,又以政策鼓励州民们开垦荒田。”
      六倍?
      三人傻了眼。
      孟建急急问道:“竟然如此惊人?我等怎毫不知晓?”
      诸葛亮淡淡笑道:
      “莫说我等不知晓,便是那曹孟德,也是刚刚知晓不久。”
      这话一说,连徐庶都惊讶了:
      “曹孟德刚刚知晓?诸葛的意思是,此事另有他人为先?”
      诸葛亮笑着一点头:
      “此人早在两年前便使用此新犁,使得州民多产了不少粮食。如今家家有余粮,吃饱肚子不算难题。”
      孟建等不及问道:“此人是谁啊?”
      诸葛一笑:“此人如今便在诸位眼前啊!”
      这下,三人既惊讶又赞叹,目光齐齐聚到了苏哲身上。
      “想不到苏公子竟有如此才华!”
      “难怪玄德公居小沛之地,却能兵精粮足,一鸣惊人。”
      苏哲浅浅一笑:
      “区区小事,不算什么。”
      “况且,当初若不是玄德公体恤州民,散财买牛,免费赊借,又何能开垦如此多的荒地?”
      众人面面相觑。
      石韬惊讶得眉毛都高高扬起:
      “原来,曹孟德免费赊牛的政策,也从玄德公这里抄袭而来?”
      苏哲给众人斟上酒,淡淡说道:
      “看来孟德公是个好学生啊!抄得以假乱真。”
      石韬不禁脸一红。
      而苏哲却是毫不在意地继续说道:
      “不过,让他抄抄也无妨,如此,令天下州民免于饥饿,也是玄德公的心愿。”

第149章 诸葛三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