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诸葛先生,那你猜猜我是谁啊?”
      诸葛亮望着许褚一笑:“阁下是虎威将军许仲康吧!”
      许褚惊讶道:“咦,诸葛先生怎么猜到的?”
      诸葛亮微微笑道:
      “刚才自从进屋,将军便跟随在玄德公左右,直至玄德公入席,将军方才入席。”
      “所以亮才斗胆猜测,将军怕是徐州牧的护卫将军许仲康。”
      太史慈大笑一声:“那诸葛先生定然也知道我是谁了?”
      诸葛亮拱手一拜:
      “亮曾听闻东莱有猛将太史子义,猿臂擅射,今日一观,果然双臂长而有力。佩服佩服!”
      太史慈惊讶道:“还真的猜出来了,诸葛先生是如何猜得的?”
      诸葛亮浅浅笑道:“玄德公坐镇下邳,于理,帐前将军亦该一同驻军下邳。”
      “故而,方才我在城外看到,有军营帅旗上有“太史”二字,还惊讶不已。”
      “如今方知玄德公在此,那今日诸将中,必然有子义在。”
      众人一阵佩服,不料这个十五六岁,刚脱稚气的年轻人,居然如此见多识广,体察入微。
      分分钟碾压了他们所有人。
      刘备听了欣然垂眸。
      这个诸葛亮,果然洞察细致,聪慧通透。
      刚刚落座,便已经让在座之人深深折服。
      军师所言真不错,看来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千古留名,万代流芳啊!
      想完这些,刘备直接举起酒杯,对众人说道:
      “今日难得大家共聚一堂,更难得诸葛先生到此,我刘备感恩各位,同饮此杯。”
      众人皆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刘备接着有感而发地说道:
      “如今,在各位的相助下,我们已经取得徐州和扬州。但近日听闻,各地方郡、县,常有官员渎职怠政,欺上瞒下,欺压百姓,甚至为祸一方。”
      “这些情况中,还不乏有当地官员和地方豪门士族、军阀,甚至流寇相勾结的现象。”
      “我刘备不才,只深知一点:无论是官、豪门士族,还是军队,都是要靠州民来供养的。”
      “没有州民安居乐业,鼎力拥护,何来皇权稳固?”
      “所以在我刘备这儿,州民便是我们的天,我们的衣食父母。”
      “如果有人,要和州民作对,便是和皇权作对!”
      “如今,诸位才俊都在,我们便论一论,该如何治理,才能杜绝这些行为。”
      刘备说得略略激动,脸色凝重。
      而堂中之人却听得心潮澎湃了起来。
      他们之所以愿意先后追随刘备,一来,刘备是个仁德之主,礼贤下士,以德服人。
      二来,便是看中了刘备的仁念。
      他永远以民为子,急民之所急,同时又能和各世家维护好关系。
      而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世家,自然最在乎世家利益。
      但他们也知道,官逼民反。
      若是以损害州民为代价,来富足各世家,这样的好日子,很快也会到头。
      所以能在其中巧妙取得平衡的人,才有足够的智慧支撑起一方平安,也才是他们愿意鼎力相帮的明主。
      当初陶谦让徐州,陈登、糜竺便是第一批支持刘备的徐州大族。
      如今,二人听刘备开始郑重谈论这个话题,立刻坐直了身体。

第141章 诸葛亮初露锋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