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王老师(娄老师的朋友,范仲淹的老师)吹吹牛,说我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学生还给我写了诗。”
范仲淹很感动:“老师这样说我,实在是太抬举我了,但是,老师也叮嘱过我,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畅谈自己的大志向,学生已经将其记在心中,学生就从这八品县丞(范仲淹高中进士之后接受的第一次人事任命)做起,处于什么样的身份,就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了却平生志向。另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来学生不管走多远,不管官多大,都不会忘记恩师的教诲。最后,我想问一问,老师以为,最高境界应当是如何?”:???
娄老师:“范仲淹,笔墨伺候。”
范仲淹恭恭敬敬地奉上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他在一旁看着,一边看,一边帮娄老师研墨,娄老师接过笔,一挥而就,四韵俱成:
商人无利不起早,唯有北风如约来。
头上黑云一散去,心中霞光自然开。
严冬不苦终生苦,书中只有黄金台。
青史芳名不足贵,活出真我大胸怀。
这是一首很了不起的和诗,写出了比范仲淹的诗还高的境界,一旁的范仲淹击节而叹:“妙啊!好一个青史芳名不足贵,活出真我大胸怀。学生真的不如老师,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接下来范仲淹做了一辈子的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一定会名垂青史,算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与誓言。可是,活出真我,确实可望不可即的梦。他在接下来的一生中,没有完完全全做到活出真我,他在当官的过程中,官越做越大,离权力的中枢越来越近,可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官打官腔,见老百姓说大白话,他似乎一直也没有活出真我,只是活成了官家和绝大多数人想要他活成的模样,不光如此,他惊奇地发现,大宋官家,皇帝陛下也并没有活出真我,一天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别看他是位高权重的皇帝,他实际上生活在种种束缚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一日为己(做自己),从心从孝,无思克己复礼,为夫恣情于内(妻子),为父舐犊于膝。”,可是啊,做不到,一天也做不到。仁宗皇帝可以说是大宋在那个时代最好的演员,影帝级别的人物,但也只能按照剧本的要求,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甚至是老天爷让他必须完成的事情,因为他是天子,他又想做一个合格的官家,他,别无选择。
倒是那个在教育战线基层的娄老师活出了真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后来成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打心眼里羡慕老师。
范仲淹的运气在这一阶段简直爆棚,爱情与幸福也从天而降。
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后记(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