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明砸了砸嘴:“行吧,我这就安排人去送。”
      关明离开。
      江小川问王浩:“新兵招募情况如何了?”
      王浩回道:“目前招募新兵一千余人。”
      江小川点了点头:“加紧新兵训练。继续招募新兵!”
      王浩道:“我们招兵标准卡的很严,不然其实很容易快速的招够兵马。”
      江小川摆了摆手:“招兵指标只能越来越严,这些都是北营的火种,不能儿戏。”
      王浩禀道:“是!”
      皇帝特意让江小川知道他的情况。
      其实就是让江小川抓紧时间组建势力。
      未来大梁需要他来扭转乾坤,手里没有人可不行。
      ……
      文科会试开始!
      整个京城热闹非常。
      无数进京赶考的士子们,陆续到来。
      他们都怀揣着梦想。
      科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脸上都透着期盼。
      贡院门口。
      清北书院这次虽然人数不多,但带来的压迫感要比清北书院的三百举人都要强大。
      要知道,上次乡试前三甲都是出自清北书院。
      如今会试,没有人敢再小瞧。
      而这次国子监也表现的相当低调。
      除了两方人马撞面时,表情有些不屑以外,竟然没跟清北书院起任何冲突。
      这让准备好唇枪舌战一番的岳风等人,有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具体有什么妖,没有人能猜到。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足足九日才结束。
      岳风等人都感觉相当疲惫,毕竟会试不等同于乡试。
      压力自然大许多。
      江小川虽然教导了他们许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是绝对胜利的法宝。
      也并不是随便背一篇文章上去,就能通过的考试。
      优秀的老师能教出优秀的知识。
      但能学到多少,那得看学生自己的本事。
      能拿乡试前三的岳风的人,本事自然不在话下。
      但会试,不仅仅考文采,也考智力。
      一旦进入大梁会试,文采变成了加分项,智商便成了主要考核标准。
      每个考生,需要根据题目来发挥各自水平。
      每道题有特定的考核范畴以及巧妙的构造。
      这些都需要出色的头脑应变能力才能完成。
      大梁之前的朝代,都是重文轻武。从童试到殿试,都是靠文采取胜,也就是说谁文采好,谁就能拿前面的名次。
      结果名列前茅的士子,文采确实非凡。但大多数都是迂腐之辈,而且有些甚至头脑还不算灵光,根本没有什么实干能力。
      一上朝动不动就之乎者也,经常拿各种陈旧的东西拿来做比喻。
      结果科考制度变成了酸儒选拔赛。如果还是全靠文采就能取胜,那江小川随便背一些千古绝句让岳风他们记下抄上去,就基本能中试。
      但如此一来,一国之考不过是儿戏而已。
      到了大梁这代,将科举考核改为文智并进,题目也越发高明了许多。
      所以能中试者的考生,基本都是有实干能力的人。
第226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