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朝事上也要仰仗于诸位来协助新皇。”
      “遵旨。”
      众大臣领命之后,将笏板收起,随即重新直起身子。
      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切都以皇帝的归属为最重要,既然唐寅没有篡位,那在新皇之事确定之后,就应该谈及朝中的改变。
      尤其是涉及到唐寅的那部分,最为关键。
      长孙无垢已经是太后,新皇跟太后暂时应该也没实权,谁掌握兵权谁就有话语权。
      但到现在,唐寅都还一句话没说。
      “先皇宾天,理应先行治丧。”
      “本宫认为,当以广阳公为首席治丧大臣,协同中书令房乔房卿家处置治丧之事。”
      长孙无垢一个人在自说自话。
      既然她能说出来,说明这都是早就定下的。
      她所说的意思,是让唐寅和房玄龄一个为正一个为副,负责李二身后事的办理。
      “臣领旨。”
      房玄龄先走出来领旨。
      所有人都在观察唐寅的反应,万一唐寅不出来领命,那就有好戏看了。
      但唐寅还是从最前面走出来一步,拱手行了礼,但嘴上什么都没说。
      长孙无垢点点头,望着唐寅的目光中似还有几分畏惧,声音也变得缓和:“广阳公平息叛乱,居功至伟,本宫……是新皇决定加封广阳公为广阳王,位列亲王一等,诸位卿家可有疑议?”
      终于说到重点了。
      所有人都意识到,此时正是要安抚唐寅的时候。
      唐寅既然没当皇帝,封他为王好像也是理所应当。
      仍旧是问众大臣是否有意见。
      此时谁走出来说有意见,那不自己找死?
      唐寅现在立在那不说话,随时都有可能发作。
      众大臣都觉得,唐寅就是董卓啊。
      只是大唐立国没几年,大部分的大臣都经历了两朝,不像东汉之末有那么多大臣对汉室江山那么忠心。
      李渊和李二都是自己造反当的皇帝,谁好过谁?
      “那就以广阳公为广阳王,唐府从此为广阳王府。”
      “以广阳公统领赤水营镇守京师,同时十六卫兵马,暂时由广阳王协领。”
      长孙无垢说完这些话,走到李治面前。
      把李治手中尚未捂热乎的虎符又拿起来,亲自走下龙椅之前的丹陛,将虎符交给了唐寅。
      唐寅接过虎符,不过是恭敬行礼,仍旧没说话。
      长孙无垢则是一脸信任的样子,面带期待之色对唐寅道:“广阳王,新皇年幼,将来你可要尽心辅佐好新皇,可以让新皇成就旷世之基业。”
      “臣遵旨。”
      这是唐寅所说的第一句话。
      对李治称臣,意味着唐寅至少今天是不会谋反当皇帝了。
      众大臣也是松口气。
      长孙无垢转身走回到龙椅之旁,叹道:“如今三件大事。”
      “一是先皇治丧,由广阳王和房令公负责。”
      “二为继续平定叛乱,将叛党余孽剿灭,此事也是由广阳王全权处置。”
      “三乃边疆狄夷犯境,当早些将狄夷击溃,此事……也由广阳王协调兵部做安排,本宫不做干涉。”
      8s7tgo??7?3_

第396章 平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