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 平叔,你糊涂啊[1/2页]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放羊小星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一百九十章平叔,你糊涂啊
      次日。
      政事堂。
      痛定思痛之后,祖士衡携着最新的方案来到了政事堂,他要当面向丁谓汇报。
      关于如何支持西北地区修城筑寨,祖士衡给出的答桉是拆东墙,补西墙。
      毕竟,每年的财税收入就那么多,古代又没有超发的概率,在钱财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从别地挪移。
      为了完成丁相的‘交待,祖士衡当真是发了狠。
      第一刀就砍在了兴学的经费上,而且是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二。
      本来的计划是修建五十所州学,现在嘛,目标只剩下十几所,其他州的州学暂时押后。
      待到明年财政有所盈余,再继续启动。
      祖士衡很清楚,这么做无疑会让自己背上骂名。
      但骂名又如何?
      只要相爷满意,官家满意,那些书生就是再骂,又能如何?
      祖士衡有这么大的胆子,其中大半是因为丁谓。
      大宋三代之治,鲜有独相的例子,即便有,时间也很短,像丁谓这样担任独相,且至今仍然没有罢相苗头的。
      开国至今八十余载,仅此一例!
      由此可见,现在的官家是多么的‘特立独行。
      那些言官们,也不是没有上谏过,但对待此类札子,官家的意见是通通留中不发。
      而丁相为何能稳居独相之位?
      一切都是源自于官家的支持。
      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点,祖士衡才有胆子削减兴学的开支。
      不仅如此,他的第二刀更狠,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官员的俸禄上。
      当然,直接削减的事,祖士衡是不敢做的。
      哪怕他背后站着丁相,他也不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官员的待遇是很优握的,俸禄远比其他朝代要高。
      然而,事实情况却和常人的印象有所出入。
      宋朝官员俸禄的构成部分很是复杂,主要有俸料、衣赐、禄粟、添支、职田租五个部分,另外还有一次颁给和津贴。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换源!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anyan】
      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料钱和衣赐,按照本官而定,不过,似三司使、宰辅之类的重臣,多依差遣而定。
      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似三司使、宰辅这样的重臣,本官往往并不高。
      如现在的参政吕夷简,他的本官仅仅是给事中,如果俸料钱依照本官而定,他的月俸仅有45贯钱。
      一国宰辅大臣,月俸仅仅45贯,未免太低了一些。
      如果是按照差遣来定,吕夷简每月的月俸则高达200贯,相比于本官,提高了近五倍。
      如此月俸,方才符合他的职位。
      然而,俸禄归俸禄,实际上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宋初的制度,基本都是沿袭晚唐和五代之制,百官定下的俸钱虽多,但实际上却是减半而支取。
      ….并且,在太祖和太宗朝,所支的半俸,往往还会折支,即不发现钱,以其他物资,如茶、盐、酒之类的实物替代现钱。
      立国之初,县令的月俸不足十贯,并且三分之二还折支烟酒茶,综合而言,其收入并不丰厚,只能算是微薄。
      毕竟,这些官员并不是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绝大多数官员背后都有一大家子人。
      虽然太祖、太宗、真宗都注意到了官员俸禄的事,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又如何能让官员俸禄的水平远超前代?第一百九十章 平叔,你糊涂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