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六章 巧言令色,当惩之![1/2页]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放羊小星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确实。
      此时的刘娥,只觉得如释重负。
      大权在握的感觉是很好,但偌大的帝国压在她的身上,压力也是无穷大的。
      尤其是前段时间,她身边连个知心人都没有。
      那种感觉,并不好。
      而现在六哥和她的关系又恢复到了从前,即便六哥年纪尚小,可六哥仍然是她的依靠。
      况且,六哥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少年天子。
      与其强压,两人最后结仇,不如慢慢的交接朝政,待六哥大婚,她便彻底交还朝政,颐养天年。
      算算日子,也不会太久,等六哥的服丧期结束,刘娥就准备筹办六哥结婚的事。
      少顷。
      李杰和刘娥听到远处传来的动静,两人便先后回到内殿。
      “参见陛下。”
      “参加太后。”
      殿中,丁谓携一众大臣依次向李杰和太后拜了拜。
      天子在前,太后在后,不论什么时候,这都是规矩。
      毕竟,天子为贵。
      更别说丁谓现在掌握了标准答桉,他现在对官家的态度,远比之前要郑重的多。
      “坐。”
      “谢陛下!”
      言罢,诸位大臣按照各自的品级职务,纷纷落座。
      似这种非正式场合,朝臣们都是坐着议事的。
      “今日召集诸卿,为的便是治理太湖一事,范仲淹的札子,你们都看过了。”
      眼看朝臣落座,刘娥正式开启了今日的议题。
      “关于他上奏的浚河一事,诸卿以为如何?”
      其实,刘娥今日先声夺人并不是为了什么话语权,她只是单纯想给官家留下一部分回旋的余地。
      骂名什么的,她来担。
      而这,也是她之前不赞同范仲淹修河的原因之一。
      她现在可是先帝临终前指定的监国人选。
      因此,不论是在当代,亦或是后世的史书中,在她主政的这段时间,政策的好坏,美名与骂名,必然都是系于她身。
      “臣以为不可!”
      谁也没有料到,第一位发声的官员竟然是参知政事王曾。
      “浚河乃大役,而,苏湖地区刚刚受灾不久,根本无力承担如此之力!”
      “令,范仲淹不过地方监当官,无权置喙浚河等国朝要政,此乃越职言事!”
      “依祖宗故事,当惩之!”
      浚河,当然是好事,这一点,王曾也是认同的。
      但何时修?
      如何修?
      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如此要政,岂能因为一介选人的上奏,朝廷便言而行之?
      荒谬!
      荒天下之大谬!
      在王曾看来,今日的承明殿议事本就不该召开。
      此时浚河,需要讨论吗?
      完全不需要!
      这种札子,根本就无需理会。
      先帝在位期间,修建了多少宫殿,发动了多少民役?
      重修皇宫,新建玉清昭应宫,各地更是修建了数不清的道观。
      这些工程调用了多少民夫?
      只怕连丁谓这位负责人都不清楚。
      前不久,修建皇陵,又征调了大量的民夫。
    &nbs

第九十六章 巧言令色,当惩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