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瞅我作甚,要滚就滚!”
      祁玄同白眼,徐天澜被无脑骂了一句,也是无语,哼道:
      “管你何事?为何骂人?”
      祁玄同哑然,却听师景禹哼道:
      “不错,我镇妖司的人,管你何事?这里是镇妖司衙门,该滚的是你。”
      祁玄同咬牙切齿,看了眼师景禹,一甩袖袍,冷哼一声消失不见。
      “我为何跟你走,我不去。”
      徐天澜摇头拒绝,而公羊傩颔首,没有说话,也消失不见。
      最终,只有师景禹还坐在石桌上,面色很是不好看。
      徐天澜悄声道:
      “姐姐...大祭酒,你别担心,我不会和他同流合污的。”
      师景禹抬头瞥了一眼,最终摇了摇头,叹道:
      “十七岁,多好的年纪。”
      见她略有缓和,许峰也急忙问道:
      “大祭酒,关于甲子之事,您能否告知我们一些?也让我们多做准备。”
      师景禹招手,许峰和徐天澜来到石桌前坐下。
      “甲子之世,是为灭世之劫难,方才我们三人都是对峙,却没有动手,是不想损失实力。
      而这一次甲子灭世,开启的地点,正是幽州,所以我过来了。
      另外,徐天澜你那些东西,的确是公羊傩的,是他为了甲子劫难所准备的,我替你取回,是为了你避过他的毒手。”
      “原来是这样。”
      徐天澜恍然,随即皱眉道:
      “甲子劫难,有多恐怖?”
      这个问题,许峰也想知道,毕竟就连幽州几位地差,也不甚明了,他自然也是不知。
      师景禹冷然道:
      “上次甲子灭世前,我景宣共有百姓六千余万,甲子之后还剩不到一千万。放眼望去,尸横遍野,白骨如山,血肉成密林,尸骸蔽平原。”
      许峰和徐天澜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死了这么多的人?
      许峰知道,今年景宣结余之时,皇朝上下一共也不过三千余万,若再来一次,景宣不就消失了吗?
      这时候,师景禹素手翻转,出现一份调令,递给二人。
      “这调令你们看看,景宣上下,适合的也就是你们三人了。”
      徐天澜接过,和许峰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许峰无语道:
      “三人?太叔羽?精绝古城?”
      “不错。精绝古城内,有着能抵挡劫难的东西,虽然不能完全抵挡,不过若是加上镇妖司,也能大幅度减少灾害。
      不过这些东西每州最少一样,所以说,你们的任务是取回十八样东西。”
      “交给我们了。”
      徐天澜和许峰没有犹豫,既然有办法抵挡灾难,那么一定要全力以赴!
      师景禹点头,解释道:
      “关于精绝古城,我也知晓不多,没办法给你们更多的帮助。这里面,只有两种级别的生灵能够进入。
      一是一阶阳关,二是四阶至阳,所以说只能你们去了。”
      许峰和徐天澜恍然,怪不得让他们前去。
      “明白了,不过大祭酒,那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如何能够辨别?”
      师景禹抬手,炽盛金光勾勒出一样东西,约莫茶杯大小,上下四方,两端细中间粗。
      “那能够抵挡劫难的东西,就是这种石块,不过是黑紫色。这是一种阵眼,也正是精绝古城能够抵挡二三阶生灵进去的根本所在。”
      徐天澜恍然。
      “明白了,这东西能抵挡二三阶生灵,我们也要用它抵挡劫难,那么如此说来,劫难就是...生灵?”
      师景禹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你这孩子,有时聪慧有时又很憨,不错,劫难是来源于生灵。不过这和你们无关了,到时候那是我们的事情。
      而你们的任务,就是取回这古城中的阵眼。这一趟用时,短则近月,长则两三月,而你没了千符图等秘宝,实力可能会差些。”
      “差别不大。”
      徐天澜摇摇头,这也算是事实。
      师景禹眨眨眼,脸上带着“你认真的?”这种表情。
      许峰急忙捂住徐天澜的嘴巴。
      “咳,大祭酒,咱们的确缺秘宝用!这任务凶险,有秘宝傍身也能多谢机会不是?”
      徐天澜一拍大腿,伸手道:
      “大祭酒,我想要个丹炉!”
      关于炼丹的事情,他还没忘,之前那炉子被公羊傩收走了,这可怎么收钱炼丹?
      师景禹手腕翻转,出现四样东西。
      一尊人头大的青铜炉,一件金缕玉衣,一柄长刀,一颗青铜戒指。
      “这四件地品秘宝,虽比不得公羊傩的天品,但也足够你们使用了。若是你们任务完成归来,就是你们的了。”
      徐天澜和许峰接过秘宝,都是惊喜,各自行礼道:
      “尊令!”
      “嗯。”
      随即,师景禹起身,最后瞥了眼徐天澜,一挥袖袍,消失不见,天穹传来最后一句话。
      

73、东北道 天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