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耳熟[1/2页]

寒门母子 东方红不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天后,楚清到达了云安村。
      云安村属于石岗县管辖,在石岗县最西部,石岗县的最南部就是海了。
      在大宣,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以之为据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
      京都所在之县为赤县。紧邻几府内的县为畿县,其余地区则根据“资地美恶”以及户口多少为标准,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
      石岗县属于中下县,就是人口不足一千户。
      如今的石岗县,人口都不足五百户。
      而云安村这样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落,还有几个。
      按说,他们应该聚集在县城附近才对,毕竟县城居于一个县的中心地带,各方面条件要好一些。
      可这几个小村子却远离聚集地,选择住在山里,便显得有些不正常,让楚星海很是看不懂。
      “义母,为什么会有人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楚星海问道。
      楚清叹了口气:“总有交不起赋税的人家,便躲到山里生活。”
      曾经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大概意思是说,生存条件很差的地方,容易造就愚昧无知、穷凶极恶、自私自利的人。
      这类人通常不服管束、价值观也比较扭曲,被蔑称为“刁民”。
      可在楚清看来,有一种“刁民”,是被逼成为的“刁民”,不得不流落到穷山恶水以求生存。
      比如说为了躲避严苛的赋税,或是乱世中官兵如匪,底层百姓手无寸铁无力反抗,便躲进深山,靠山吃山。
      不知道这几??村子是属于哪一种,但大体不过这些原因。
      因为永安府一直是流配之地,原住民不多,普通老百姓在这里生活,衙门想增长经济,手段多是从百姓身上捞取。
      这样一来,苛捐杂税就难免,很多百姓活得都不如那些发配来的犯官。
      犯官虽被改变户籍,成为贱籍,但他们通常能谋求到一些文书之类的工作,至少能吃饱饭。
      可百姓们在苛捐杂税之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碰上乱世,那更是连性命都朝不保夕。
      楚星海就喜欢与楚清说话,因为义母从来不把他当小孩,对于他提的问题,知道就告诉他,不知道就回去研究,弄明白再告诉他。
      换做是楚元或甘来,很可能答不上来就给他一巴掌,然后说:“屁大个孩子一天就知道问问问,出去玩去!”
      与楚星海说着话就上了山,云安村在半山腰上,并不高。
      一户户人家散落在山坡里,高高低低,但都在房前屋后开垦出一小块地方,种些蔬菜。
      不过此时,很多村民聚集在稍高些的一处山坪上,村长家就在那块山坪住。
      楚清一行人上山,一直在树林里穿行,没让人发现,待凑近那块山坪,就听到阵阵高呼的声音,一听,楚清就开始抽凉气!
      她听见了什么?
      人群中,有个五十岁上下的人,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面前几十位青壮汉子讲话,看这架势,大概是村长或族老。
      他声音高亢地问:“后生们,你们想顿顿吃饱饭、天天穿新衣吗?”
      后生们:“想!”
      再问:“你们想有足够的钱娶个漂亮姑娘做屋里婆娘吗?”
      后生们:“想!”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耳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