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
      张翰维迟疑的接了过来。
      “您看看截面。”宋南絮指着树枝的截断口。
      张翰维顺着她的指示看了过去,只见手中拇指粗细的枝干中还透着湿意,且内里微微青绿。
      “没······还没枯!?”
      “对,我手里的是从树冠处剪的,基本上毫无水分,而您手上的贴根剪的,里头水分还有,只要将上头烧坏的部分全部用利剪截断,只保留根部,还可能活。”
      吴管事闻言,面露惊恐。
      “只保留根部?你的意思是将这茶树全部砍了?”
      “也可以这么理解!”宋南絮点头。
      “荒唐,荒唐,你若是将这枝叶全部全剪了,怎么还能活?”吴管事急的脸都红了,从古至今哪有砍了的树还能活的。
      其他人听完也是全面认同管事的话。
      “对啊!”
      “这枝叶都没了,如何能活?”
      宋南絮很能理解大伙的不认同,毕竟这个时代可没见过像现代城市绿化那般,将移栽的大树修剪的的只剩光秃秃的主干运输移栽成活的案例。
      可若拿出科学的解释,大家也未必能懂,思来想去,宋南絮想到一个最好的案例。
      “诸位可听过枯木逢春这个词?”
      大伙相视一眼,却无人点头。
      “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张子衿垂头吟了句诗,继而看向宋南絮笑道:“我虽未能见此,却有前人诗句。”
      “对,如公子所言,这干枯的树木看着已经死,但是在春日上的某一天也许会发芽。
      这些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顽强,眼下被烧毁的是枝叶,而根可能没死,砍掉所有的已经死掉无用的枝叶,减少养分的消耗,减轻根系的负担,注意排水,来年春天七成能活。”
      “七成······”
      张翰维眼神突然亮了起来,面上的肌肉不住的颤动,“你是说有七成?”
      七成和一成相比,足足多了六成的把握。
      也就是说,这片园子基本上就能保住了。
      “对,就是七成,但若再拖上几天,恐怕不好说了。”
      宋南絮顿了顿,又道:“张老爷,既然陈伯来了也只有一成把握,何不让我试试?别的我不敢打包票,但是若用我的法子,这烧了一半的茶树有可能留下三成之多。”
      “刚刚还说有七成活的,这会怎么又说只能留下三成?”吴管事冷不丁的插上一句话。
      宋南絮也不恼,认真解释起来。
      “七成指的是方才剪下枝条茶树的情况,三成是难免其它地方茶树烧更严重,所以不可能每一株茶树都能有七成的成活率。”
      宋南絮抬手指了指一路上自己选的几个点,“按我方才采样的几个点来看,这十几米的范围用我的法子就能有这么高的几率,至于其他的还要在调查。”
      如此信誓旦旦,引得其余人开始动摇。
      “这姑娘说的如此笃定,我觉得像是真的。”
      “而且陈伯来了,也只有一成把握,这姑娘可是说自己有七成!”
      “如此一说,倒不如豁出去······”
      张子衿见宋南絮指头上的鲜红的血迹一点点洇出,朝石安交代几句后走到几人中间,冲张翰维拱手,“爹,我觉得宋

第 326 章 枯木逢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