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给朱明王来一点小小的大清震撼[2/2页]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Mr木木木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就是几个亿。
      那也得往下砸!
      没钱就苦一苦百姓,让汉人老百姓忍耐忍耐就有钱了。
      说着。
      乾隆已经走下了高台。
      在几名太监的搀扶下骑上一匹温顺的母马。
      在已经列队完毕等待乾隆检阅的包衣新军们面前缓缓策马而过。
      包衣新军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等乾隆骑马而来的时候。
      便一齐高喊。
      “保大清,灭逆明!”
      “保大清,灭逆明!”
      一声声的整齐的高呼让乾隆感受到了这一年来难得的快意。
      这等精锐,五万还是少了点。
      不过已经堪用,足够把逆明堵在广东了。
      等再练五万包衣军。
      组成十万包衣大军。
      到那时候。
      逆明何愁不灭?
      如今已经是八月份。
      等九月秋收过后。
      包衣新军就可以沿内核南下,补充赣州大营。
      十月份开始入冬,广东天气干爽,正适合作战的时候。
      到时候可以尝试把南雄州夺回来。
      在逆明的头顶上插上一把刀子。
      让其夜不能寐,军民丧胆。
      逆明只有广东一省。
      而大清有江南,有湖广,有四川,有中原,还有满洲、内外蒙古等。
      而大清朝上有明君,下有名将,地方安靖,海晏河清。
      毫无亡国之征兆。
      这是以天下之力,打广东一隅。
      焉有不胜之理!
      ...............
      就在志得意满的乾隆皇帝在视察他的宝贝包衣军的时候。
      大明朝的朱明王也行走在广州府番禺县的莲花山脚下。
      和他随行的还有两个月前完成生产的王后罗香梅,还有内阁右丞相罗芳伯。
      罗香梅在两个月前产下一子,取名朱宜錾。
      大明封建主义接班人算是有了一个候选人了。
      而且按照朱道桦的想法,这皇帝继承制度还是选用比较稳定保守的嫡长子继承。
      在朱道桦设想中未来的大明的制度之中。
      他不需要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
      因为雄才大略意味着折腾,而折腾的事情....朱道桦打算在自己这一代就办完。
      而罗香梅在产子之后。
      石香姑也怀上了。
      于是乎罗香梅在出了月子之后就跟着朱道桦满广东跑
      这才刚刚视察了在琼州府的养马场和大明陆军第十一旅训练,就乘船返回广东,在番禺县莲花山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大明陆军十一旅之所以放在琼州府,是因为十一旅是唯一的骑兵旅。
      琼州府的人口相对较少,全府人口一百万左右,还有大片的未开发的地盘,同时也有大量的平坦的地方,适合大办养马场,也适合骑兵的训练。
      现在在琼州府的养马场还在选育阶段,就是用从西方带回来的马种和从北方朝鲜、日本等国买回来的蒙古马杂交选育。
      暂时还无法提供战马。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明军的骑兵就没办法办起来了。
      由于东西方贸易上,中国有着极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出口商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等,基本上处在市场的垄断地位。
      而中国基本上又不需要什么商品进口。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白银大量流入并且永久停留在了中国。
      而现在明王府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需要进口的商品的——比如说战马。
      这就让从西方范海而来的商人们看到了商机。
      比起直接运送白银到中国,他们更希望能运送一批批的商品——在历史上就是鸦片。
      现在没有西方商人敢运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国门。
      而明王府又需要战马。
      于是乎许多西方商人发现了一个商机。
      就是从欧洲出航,满载商品,到印度把商品卸货后再购买印度当地的良种战折耳马到巴淡岛,把战马卖给明王府之后,再从东方商人手里购买茶叶、瓷器、漆器、丝绸等返回欧洲。
      形成一个大三角的贸易。
      通过国际贸易。
      大明攒起了一批足够支撑一个骑兵旅的战马用于训练。
      十一骑兵旅也就顺势建立了起来。
      这些骑兵当然也不是按照蒙古式的轻骑兵训练的——这方面朱明王也没有懂得的人才。
      所以就拿了欧洲冲击骑兵的训练操典,稍微改进之后就使用了。
      这方面朱道桦选择相信拿破仑——拿破仑认为骑兵不需要会太多的技能,什么又要射箭,又要近身肉搏的蒙古式骑兵,拿破仑认为在现在这个战场完全没多大的作用。
      骑兵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冲击!
      所以大明陆军的骑兵完完全全的就是一支冲击骑兵。
      装备的是胸甲、骑枪、弯刀。
      走的排成密集队列冲阵的路子。
      而拥有了一支可堪使用的骑兵之后。
      明军才有本钱图谋广东以北。
      至于要攻略中原。
      那至少要有个两三万骑才行了。
      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取江南、湖广。
      这方面的准备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包括训练军队,准备足够多的地方行政官员等。
      此时的莲花山脚。
      周围的农田大多已经收割完成。
      不过跟随在朱道桦身边的罗芳伯却一脸的忧虑。
      “大王,今年秋收之后发生了许多驱佃事件,许多地主收回耕地,改为雇人种甘蔗、大蒜等。”
      罗芳伯说道。
      驱佃。
      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不太道德的事情。
      但是现在在广东各地。
      今年秋天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驱佃事件。
      原因也很简单。
      由于明王府的产业引导和续命水投入量产。
      制糖业和制药业都得到了大发展。
      推高了甘蔗和大蒜这种经济作物的价格。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来自安南、兰芳的廉价稻米大量涌入广东,导致稻米的价格一降再降。
      这就让许多之前主要是把耕地给佃农耕种收米租的地主亏本——大明的田税不是实物税,是要交明元的。
      亏本的买卖可没人干。
      所以许多地主开始驱赶佃农,准备改种经济作物。
      这段时间以来。
      因为驱佃而发生的冲突、群体事件层出不穷。
      是目前内阁两位丞相最为头痛的事情了。
      驱佃在历朝历代,可都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确的。
      但是我们这位朱明王,却好像对驱佃这事不怎么在乎一样....

第八十五章、给朱明王来一点小小的大清震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