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二章、开奴门,包衣新军[2/2页]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Mr木木木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新军?如何成立新军?”
      乾隆一听到要成立什么新军就皱起了眉头。
      福康安把自己这一路来想到的办法和盘托出。
      “首先要扩大八旗!”
      “扩八旗?”
      乾隆眉头皱得更紧了。
      “八旗若是太多了,国家如何能养得起。”
      乾隆连连摇头。
      这八旗子弟可都是有铁杆庄稼的。
      到了乾隆朝。
      这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就已经吃掉了大清朝财政的好大一快。
      为了缓解压力。
      乾隆朝已经数次猜测汉八旗,缩小汉八旗的数量。
      而且为了延缓八旗内部的人口增加。
      清朝可是进行了许多压抑生育的政策的。
      首先是满汉不能通婚。
      旗人只能娶旗人。
      这样一来。
      许多底层的旗人要找老婆都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又不是一夫一妻制,这八旗内部的年轻妇女,怎么也要先紧着上层的贵人们,从皇帝到各铁帽子王再到诸多贝勒贝子什么的,挑选完了,才能轮到到下层的旗人。
      这样一来。
      许多底层旗人娶不到老婆,有些就算娶得到老婆。
      那年龄也普遍都要二十多了。
      属于是政策性的晚婚晚育了。
      其次就是八旗驻防政策,八旗的壮丁都是要进行调动轮换的,留给他们在家里制造小八旗的时间很少。
      有的运气差的,从北京调到广州,驻扎个几年再回家,那这媳妇在这期间肯定是不敢生育啊。
      不然这怎么说得清。
      所以一百多年来。
      这满洲八旗的人口只增加到一百多万而已。
      而这一百多年,汉人的人口都翻了两三倍了。
      不过就算这一百多万满洲八旗。
      大清朝廷都已经快养不起了。
      现在又要扩八旗。
      这大清朝如何能吃得消。
      “可以纳北方绿营的好汉进八旗做包衣,从包衣做起。”
      “做包衣?”
      “对!就建立一个包衣军,招募北方壮丁入八旗,做包衣,包衣做好了,立下功劳了,就可以抬入八旗。”
      福康安掰着手指头说道。
      “包衣、八旗披甲、马甲、各级佐领、参将、协领。这就是一条通天梯,定然可以极大的激励包衣作战的士气。”
      “这倒是一个办法!”
      乾隆觉得福康安说的有道理。
      不要以为包衣这名字难听。
      事实上在这大清朝。
      你想要做包衣。
      都还没有这个资格呢。
      包衣可是各级八旗豪贵的奴才。
      比如说和?就是乾隆的包衣出身的。
      做八旗豪贵的奴才在大清朝绝对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现在要扩八旗。
      广招包衣。
      奴门大开。
      立功之后还能从包衣翻身做主子。
      光是想想。
      都有些热血沸腾了呢。
      乾隆知道,福康安这办法当然可以起到激励包衣作战的作用。
      但是这扩八旗,招包衣,可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一说这么轻松的。
      首先一点就是....
      钱从哪里来?
      ........
      “扩八旗,招包衣?这办法好啊。”
      “广东之战表明,绿营不堪用,八旗又是国之柱石,不能随随便便拿出去和逆明拼命,这招包衣建新军,倒是个好办法。”
      福康安出的点子,乾隆也觉得很不错。
      所以乾隆又招了和?、孙士毅等人一起来商议商议。
      这建“包衣新军”是个什么章程。
      首先,这个钱,要怎么来?
      “皇上,奴才刚刚算过了,如果以新建五万包衣新军来算,这新建的五万大军,要装备上燧发枪,还要仿制逆明的开花弹,燧发枪的制造费用计五十两银子,五万条枪就是二百五十万两白银,逆明的迫击炮其实就是一种臼炮,防止也容易,只要加厚炮管,再建上炮车,虽然不能和逆明的迫击炮一样扛着走,但是推着车走也差不多可以使用,这样的话一门车载臼炮的造价就要六百两影子,如果是需要一千门炮的话,就要六十万两白银。”
      和?算到这里的时候。
      乾隆就已经眉头紧锁了。
      和?看了看乾隆的脸色,硬着头皮继续往下算。
      “还有逆明的榴弹炮,炮弹是用木托和插管引线的,我们也能仿制出类似的大炮,就是...就是大炮重量要重不少,不过也能使用,这样一门炮的成本要三千两银子,造一百门需要三十万两白银。”
      “这样算起来,五万包衣新军,光是军械,要花费三百四十万两白银。”
      “算上其他开销,怕是四百万两白银起步。”
      四百万两白银。
      这没有计算后续扩编的费用。
      仅仅是五万包衣新军就要四百万。
      五万新军显然是不够的,日后如果要扩编到十万,二十万。
      那岂不是这花销要翻倍往上涨啊。

第八十二章、开奴门,包衣新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