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领明王的饷,种明王的地。[2/2页]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Mr木木木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作为珠江口最大的海寇势力。
      郑一胸怀大志。
      欲一统珠江口红、黄、蓝、白、黑、紫六帮。
      将珠江口胥家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和当年的郑芝龙一样,称霸南洋!
      只是现在时代不同了。
      荷兰人的大船不是这些胥民能对付的。
      红旗帮有海船上百艘。
      但都是单桅、双桅,载重百来吨的小船,船上也只能撞上几门射程不长的铁炮。
      因此。
      郑一能屡次击退广东水师。
      但是却根本没有胆子去挑衅荷兰人。
      而现在....
      在郑一看来。
      他无疑是等到了机会。
      “如果两败俱伤...便是渔翁得利的机会。”
      郑一嫂说道。
      作为郑一的贤内助。
      郑一嫂在红旗帮充当的是军师的角色。
      在郑一嫂的帮助下,红旗帮屡战屡胜。
      如今已是珠江口六帮之首。
      江湖上都得尊称一句“龙嫂子”。
      郑一对这位“龙嫂”也是相当敬重。
      “那便看看上天给不给我郑一这个机会了!”
      ........
      就在南洋各地势力都在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朱道桦之间的这一场“世纪之战”的时候。
      巴淡岛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港口、码头都进行了一番扩大。
      各种建筑的地基已经打下去了。
      朱道桦是把巴淡岛作为自己在南洋的老巢打造的。
      未来也会是马六甲海峡总督府的驻地。
      因此这些建设并不会随着他未来北上而浪费。
      不过最受人瞩目的。
      还是在不远处的大队大队的扛着火枪的青壮。
      这些华人青壮已经换上了火红色的短身军装。
      这种军装是朱道桦亲自进行设计的。
      非常的简约。
      整体是用棉布裁剪出来的,有一排黄铜排,下面是一天红色棉裤的裤子,小腿上打上绑腿,脚上是一双橡胶底的布鞋——在南洋这里根本不怕买不到橡胶。
      而且现在硫化橡胶的工艺也基本被摸索出来了。
      用来做蒸汽机的闭气装置也许还不够。
      但是用来做鞋底是够了。
      三千六百多人穿戴整齐,扛着火枪,倒是颇有气势。
      在这三千多人的前面,是几十名军服笔挺,军靴闪亮的华人军官。
      三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连。
      每个步兵营下有三个连。
      每个连下有有两个火枪兵排,一个猎兵排。
      猎兵连装备的是鹿皮弹。
      一张鹿皮包裹一个大铅弹两个小铅弹。
      在没有膛线枪的情况下。
      这种鹿皮包裹的铅弹也有非常不错的命中率。
      火枪兵排装备的子弹则是用棉布包裹的,闭气性没那么好。
      和鹿皮弹一样。
      火枪兵排一次装填也同样是会装填进一颗大铅弹,再带两个小铅弹。
      一次发射三颗子弹。
      射程、命中率都有保证。
      现在的朱道桦也是军服笔挺,腰上挎着宝剑,头上顶着钢盔。
      后面还跟着几十名差不多装扮的卫兵。
      站在一处高台上看自己麾下军队的训练。
      此时一名叫做唐三炮的大块头军法官真扯着嗓子对三千多精壮汉子训话。
      “咱们现在都是明王殿下的兵了,每个大头兵五两银子的安家费都发下去了,服役满三年给十五亩水田!!每年再加五亩!还好吃好穿的养着!这样的待遇可要比鞑子皇帝那边的八旗兵都要好了!所以咱们必须要严格按照训练大纲进行训练!谁要是敢偷奸耍滑,老子打军棍的时候可不留情!上了战场,谁他妈敢当逃兵,别怪老子手底下的枪子长眼
      唐三炮训话完毕。
      下面的大头兵们就纷纷高呼:“领明王的饷,种明王的地,明王万岁万万岁!”
      中气十足。
      一听就是吃了好几天饱饭才能喊出来的。
      至少朱道桦听得是连连点头。
      很是满意。
      “殿下,这些华人码头工人的服从性不错,至少要比法国外籍军团的那些人渣流氓好多了....”
      “只是短短五天的时间,就已经学会排队和服从命令了。”
      拿破仑颇为得意的说道。

第十三章、领明王的饷,种明王的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