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7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1/2页]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十月廿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颜永年这问题,基本已经是直球表示——
     “这阅兵整挺好,能不能让我也去看看?”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
     很难。
     因为科工委那个“军工口”的说法,基本是定向指代军用装备研发人员。
     常浩南能被纳入其中也是因为负责太行项目的研发。
     否则眼下这功夫,十二个军工集团里面恨不得有十三个都在搞地产当副业,那这个范围就有点太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正如颜永年刚才所说,这模锻压机的第一个生产任务,不就是歼11b的机体嘛。
     ……
     这点自知之明,颜永年还是有的。
     而再等十年的话,又肯定已经退休,更不可能被专门请过来了。
     巧合的是同样在搞模锻压机。
     于是就需要一个地方,把所有参阅人员和装备放在一起进行合练。
     一列由十几辆hy4731半挂车组成的车队打着双闪,缓缓驶入刚刚被搭建起来的临时营区。
     建国初的时候,由于阅兵是每年国庆都举行,但每次规模不大,因此阅兵部队基本都是从京城周边就近抽调,训练也是在各自营区分别进行。
     也顺便给那些外地部队一个驻扎的地方。
     所以今年这次,基本上是他唯一一次机会。
     “颜教授你先别着急。”
     “阅兵的邀请名单是分批出的,最后一批应该要到8月末9月初才能确定,所以只要咱们试生产给国庆献礼的时候别献出问题来,机会应该就很大。”
     队列最后,还跟着两辆大巴车。
     通州,张家湾。
     与此同时。
     但后来随着阅兵频率降低,规模相应提高,受阅单位也开始从全国范围内抽调。
     只不过没搞出什么特别有标志性的成果,因此压根也没有受邀观礼的念想。
     颜永年眼前一亮。
     35周年阅兵那会,他还在当年的老机械工业部工作。
     于是才有了位于京城周边的两个阅兵村。
     阅兵村。
     常浩南说着把模型包好,装进了一个袋子里:
     其中这座位于张家湾的,就是车辆方队驻训的地方。
     另一个供徒步方队使用的则位于沙河。
     空军编队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还是采用平时分散训练,到最后合练阶段再转场到京城附近的模式。
     在阅兵村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押运战士从卡车驾驶室上跳下来,速度飞快地解开了固定坦克的缆绳。
     与此同时,从燕山脚下某装甲师抽调出来的车组乘员也走下大巴车,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各自找到对应编号的坦克,用不太熟练的动作爬进各自负责的位置上。
     总共18辆。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刚刚从试车场上面拉过来的,因此车体表面被一层厚厚的泥沙所覆盖。
     紧接着,另外一辆大巴车上则走下来一群数量略少、身着便装的人。
     从动作上不难看出来,他们并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应该并非参阅人员。
     同样分组来到了坦克旁边,只不过每组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来到拖车侧后方,开始打手势指挥卸车。
     另一个则趴在车体上,紧盯着驾驶员的动作,时不时在旁边指导两句。
     测试过程的车组成员都是研究所或者厂家的员工,但阅兵肯定还是需要解放军参加。
     因此,被选调过来的这54名训练骨干此前都只在模拟器上操作过这种最新型号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这还是第一次接触实车。
     实际上,他们在原部队里的车组甚至还有第四位成员,但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次将会参加阅兵的两种三代

第717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