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战神杨素[1/2页]
谋隋
不死的小鱼儿
这次战争的实际指挥和运筹帷幄的,是大隋杨素。
杨素是谁?
有大隋韩信,大隋战神等众多美誉的杨素,在萧峰眼里,他是个实实在在,百年不遇的军事大家。
杨素深知攻陈之战,重点在于如何渡过长江去,当然先要彻底击溃,布置在长江沿线的南陈水军。
在深入思考,并对比了双方力量之后,他找到了战争的突破点。
那就是大隋要建造巨艘,能抗长江风浪的巨舰。
杨素认识到水战时,江面上风力大小无常,风向多变,不可恃帆作战。
因而,他废弃风帆,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了人工多桨快船,和水车式的轮浆船。
他集中了筑造大师宇文恺,和一些舰船工匠等,经数年秘密研究和建造大舰。
在此次征南伐陈前夕,他们就已成功建造了几十艘,取名叫‘五牙的大战舰。
‘五牙战舰顾名思义,它有五颗‘毒牙,实际却指五层楼高的舰体。
‘五牙战舰,总长二十五丈,宽十五丈,可容纳800余名战士。
这在大隋那个时代,已经属于庞然大物了。
‘五牙作为战舰,战斗力才是最主要的。
那五牙大战舰,在战时是如何出奇制胜的呢?
除了作战时战舰上的弩箭和投戟之外,玄机在于‘五牙战舰船体的六根拍杆。
这些拍杆,每根长十丈,顶端系牢巨石,底端设辘轳。
如果有敌船靠近,则可将拍杆放下,利用巨石重量和惯性砸沉敌船。
一击之后,还能迅速收起再次出击,直至将其彻底砸沉砸碎。
六根拍杆可一齐砸下,完全一举将旁边的敌船砸个稀烂。
这些,都是后来萧峰在军苑读书时,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到其构建的秘密所在。
萧峰认为,大隋建造的‘五牙战舰,代表了时下这时代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准。
其工艺精湛和复杂的构造,直至百余年后的宋代,才被超越。
由此可见,在冷兵器时代的隋唐年间,这种战舰其战力骇人。
从后来灭陈渡江的实战效果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萧峰也暗暗下了决心,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种战艘的营造技术,以及水军的正确使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战力。
将来,是自己谋隋中的一个重要战争武器。
……
长江汉口北岸,隋军大营。
中军营帐,四周警戒森严。
营帐内,大元帅府正在升帐。
八大方面军的总管,大将悉数到齐,大元帅杨广,杨俊和杨素在场。
这是一个征南伐陈大元帅府,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
“…经皇帝陛下御批,即定于开皇九年的正月初一凌晨,全线渡江作战…”
晋王杨广发布了作战命令。
隋军的秘密作战计划,由杨素拟定,文皇帝御批,晋王杨广签发,传达到全军。
此时,正是南朝举国上下,守年夜后昏昏欲睡,毫无战争戒备状态。
第183章 战神杨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