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她一概都不在乎,只要人好就行。
她自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说到孟氏,萧峰听英娘说到过她的家史。
孟氏,她娘家是涿郡蓟城有名的富商,长期在关东塞外和关内晋阳这一带贩货。
二十多年前,罗艺和父亲罗荣,除了街头卖艺,也做护卫保镖,经常为孟家商队护镖。
有次,为保护罗家商队,罗荣跟马匪撕杀,受了严重箭伤,从此卧床不起,不久便归了西。
孟家没有遗弃罗艺一家,除了帮忙罗艺安葬了罗荣,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在当时,罗艺是一无所有,穷光蛋一枚,家中还有母亲要赡养。
在塞外护镖,跟来去无踪的胡人马匪斗狠,完全是九死一生的营生。
孟老爷看中了罗艺,将女儿嫁给了他,宅院和家里一切都是孟家倒贴白给。
嫁女倒贴这种事,在古代,除了倒插门女婿之外,其余是要被旁人戳穿脊梁骨的。
倒贴赔嫁女,一般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例如,此女长得丑,有疾病,或是有了伤风败俗的难言之隐。
可像孟氏这种美貌的黄花闺女,前来说媒订亲的媒人,把家里门槛都要踏断了。
她不愁嫁呀。
罗艺很记这份深情厚意,对孟氏一直很好。
随后罗艺从军,以军功步步高升,当上了将军,但他一直没有纳妾。
孟氏生了英娘之后,不知乍的,就一直没有再怀孕的迹象。
不孝有三,无大为后。
罗艺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在意这件事情的。
但纳妾生子,只怕会伤了孟氏的心。
孟氏则很贤惠,她主动做起夫君罗艺的工作,并为他张罗纳妾之事。
罗艺在英娘十岁之后,先后纳了二房妾,如今庶生有二子一女。
一家人都和谐。
所以,罗艺很感激孟氏,对她更加的尊重,帮助她树立起家里主妇的权威。
萧峰估摸着,英娘对婚姻的观念,完全受其母亲的影响。
否则在当初,怎么会看上他这个来路不明的穷光蛋呢?
估计,罗艺的思想工作,也有孟氏的功劳呢。
嘿嘿,说明她母女俩的思想,很潮也很现在哦。
“来呀,快把大小姐叫出来,咱们一起用晚膳。”
“是,老爷…”
木屏风外,一女仆应声道。
一小会,一阵清冽如小溪般的声音,打断了萧峰的思绪。
他抬头望去,怔怔地站着。
木质屏风前站着一位妙龄女郎。
杏目唇红,两颊白里透着一抹粉色,碧绿色的罩衫,狐皮肩披,踏着鹦鹉绿的绣鞋。
喔靠,原来她去换了身服饰出来,怪不得没在门口迎接俺。
都二十岁了,暗中已蜕变成了少妇,怎么还装成羞答答的少女模样?
萧峰坏笑着。
俩人相互望了眼,彼此都有了默契的感觉。
罗艺带头,孟氏次之,萧峰和英娘随后跟着。
后面再跟着的,才是两位姨娘和庶弟庶妹们。
大家一起进入隔壁饭堂,依次坐定。
第125章 士族的礼仪家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