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2章 博弈,杨广和杨素[1/2页]

谋隋 不死的小鱼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据报,这次由突厥可敦,大隋义成公主阿史那杨环,亲自率领前往,可谓诚意十足。
      当然,杨约这次前来,还带有他们杨氏家族的特殊使命。
      那就是楚国公杨素的亡羊补牢,未雨绸缪计划。
      一年前。
      权臣杨素铲平杨谅叛乱之后,回到长安,大业皇帝杨广大为赏赐。
      除了在原有尚书令基础上,又给予司徒,太子太傅勋官职位。
      又将越国公上升为楚国公。
      这已经到顶了,再往上那就是郡王。
      而杨素虽然也姓杨,但跟皇族杨氏是两码子事,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属于八杆子打不着的同姓。
      不是皇族,焉能授异姓王位?
      算起来,杨素的头衔中,勋职足有十数项,光环重叠,无比炫目。
      但就是没有实职性的军职官衔。
      杨素在大隋那是出将入相,像个救火队长。
      天下哪里有火情,就派杨素挂帅领兵出征。
      凯旋回朝,旋即上交兵符,原军职撤销,还是回到他的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
      然后就是不断地嘉奖,封赏。
      反观宇文述,表面上是尚书右仆射,屈居杨素之下,但他同时也是左卫大将军。
      在大隋,左卫大将军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其职位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太尉。
      两人之间,孰轻孰重,岂不一目了然吗?
      现在军中的左、右卫大将军之职,分别是宇文述和郭衍两人担任。
      他们可都是杨广的心腹大臣。
      虽然,杨广下诏,任命上柱国杨玄感为并州道总管,巡察北疆六郡。
      但皇帝是十分的不情愿,一直耿耿于怀,派出不少御史和悬镜司暗卫,进行密切监视。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杨素出征平定杨谅,凯旋京都才数月,回长安屁股还没坐热,皇帝陛下又来了新的诏令。
      让杨素前往洛阳,任新都建造总督令,统领新都建造中的一切事务。
      瞧瞧,一个新都城的皇宫建造,那就是工部的事务,需要丞相去干嘛呢?
      况且,已有工部左侍郎宇文恺在那督办。
      宇文恺是谁?
      当今大隋屈指可数,响当当的首席筑造大师。
      有宇文恺这样的大师在,还需要别人吗?
      派些御史,悬镜司暗卫去,倒是很有必要。
      那是因为工程浩大,得查处贪腐嘛。
      但杨素,大隋司徒,左相,尚书令,当朝第一要臣,竟派往远离朝廷近二千里路程,去当一个工程监工。
      这种举措,实属前无故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
      分明是想将杨素调离出中央权力中心,高高搁置。
      这种明目张胆的事情,但杨广却能做得出来,而且还是堂而皇之。
      他以江山社稷,龙脉朝运之高度,又以杨素曾督办过仁寿宫筑造等诸多理由,让杨素哑口无言。
      杨广巧舌如簧,撒谎从不打草稿,这是他夺谪期间练就的独门技能。
      杨素寒心呐!
      麻痹的,这竖子太歹毒,原形毕露,过

第122章 博弈,杨广和杨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