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周勇山和周二虎俩人,飞身上马追赶萧峰去了……
阿布古是铁托尼将军麾下多年的老兵,他以前是铁托尼的护卫,现在可是千夫长了。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是软?{子。
作为现在南盟族兵中,为数不多与大隋边军交过若干次手的老人。
如今的他,已是铁托尼手下的一员悍将。
三年多前,他在杀虎口,参加了跟秦琼巡逻队的那场战斗。
最后的结果是,他跟铁托尼侥幸逃脱了,但小铁托尼却中箭落马而亡。
二年前,他又参加了盘龙山之战。
眼看着胜利在望,以为能报一箭之仇了。
不知咋的,居然还中了大隋军的诡计,他们派人先占了后山的箭垛。
让阿布古万万没想到的是,据说冤家秦琼离走了,但铁托尼的克星,似乎依然还在,而且还更加利害。
因为有着与大隋边军作战的经验,所以这一次,他带着二百余人被派出来扮羊群,诱敌深入。
三年之前,那一场跟大隋边军的遭遇战,便发生在这附近。
那一战,阿布古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多少同族兄弟,便在那一场交火之中,永远倒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他们的对手大隋边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正因为阿布古,早年间在突厥可汗的虎师里,当过侍卫之士,知道部落族兵的所谓鹰师,跟军队虎师之间的差距。
族兵凶悍,不畏死,来去如风,但最致命的弱点却是散漫。
打起顺风仗来那是游刃有余,越战越勇。
可一旦战事不顺,很多的人便会打马开溜。
这马背上的民族,是全民皆兵。
所谓族兵都是拖儿带女的牧民组成,拚杀原本是为了家园生存与扩大。
鹰师最大的短处,就是这些族兵由大小不一的部落组合而成。
说得更实在点,突厥的南盟族兵,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除了南盟王牙帐下的五千虎狼骑,那是常备兵。
按现代语言表达,常备兵就是职业军人。
而军队却不一样,军人都是世袭终身制,有着军人的荣誉。
逃兵的结果会很惨,不光是自己丢了命,还连累家人受辱受罪。
所以,大隋边军,平时训练少不了就是列队,阵型,冲锋或撤退。
训练强调的,首先就是军令如山,奋勇向前的精神。
三年前,那一个月光如刀的夜晚,是阿布古的恶梦。
白天折损了数百余骑的突厥南盟族兵,到了晚上,在大隋军增援的骑兵到达后,先是几股小部族的兵卒,率先悄悄撤走。
接着,便引起了整支部队的崩溃。
到了翌日清晨,剩余的南盟王惕族三百余骑,被一千多大齐精骑,整整追杀上百里。
著名的杀虎口,到处都是他们惕族同胞的尸首。
为此惨败,惕族少主铁托尼,差点被南盟王阿史那—札木合砍了头。
在这几年里,大隋和突厥南盟的常年对峙,小股磨擦不断,但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那是因为,突利可汗向大隋称臣上贡。
第093章 敌人藏起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