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江左盟想要复国,必须利用大隋内乱才有机会。
而汉王杨谅,则是他们最好的利用对象。
于是,萧摩诃出谋划策,积极辅佐杨谅广积粮,高筑墙,屯兵练武,伺机起兵谋反。
江左盟则将北疆分舵的中堂,设在马邑,就是为了协助杨谅,做好北境一带的情报组织工作。
萧景农在南陈灭国前,就是南陈军中斥候营校尉,后又做过管辖细作的中郎将。
他对情报,暗杀,策反这方面,还算是比较熟悉的。
南陈灭国后,他潜伏下来,成为江左盟骨干。
炀帝刚登基,汉王杨谅就在晋阳起兵造反。
开始时,汉王叛军势如破竹,仅仅半个月时辰,就占领中原数个城池。
大军逼近长安。
杨广随即让杨素挂帅,带宿卫军和长林军十万大军迎敌。
杨素,实乃这时代百年不遇的领军统帅,军事家,常胜将军。
他在大隋为将挂帅二十余载,屡战屡胜,从无败绩。
败在他手下的境内外名将,不计其数。
他治军严明,有谋略又善出奇招,出奇制胜。
而他率的十万大军,都是大隋精锐之师,战将如云。
反观汉王杨谅,虽拥兵二十万,麾下名将、勇将和谋士无数,但派系众多,关系复杂。
除了一部分是忠于文皇帝的大隋将领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南陈,北齐,北周的降将旧臣。
这些属于几个方面组成的集团,各自心怀鬼胎,内部很难意志统一,拧成一股绳。
再加上杨素他们早就对杨谅有戒备,谍报工作做在前,也做得很到位。
早在数年前,当杨谅的羽翼还没丰满时,其周围,甚至于后宫,都有杨素私人的秘密情报组织,血手盟的幽灵在活动。
幽灵的收买,暗杀,离间等手段,运用自如,把杨谅的内部,搅得是人心涣散。
而杨谅本人,是个没有经过真枪实刀,战争历练的亲王,号召力和权威性不足。
属于银枪蜡烛头,关键时刻拿不定主意,忧柔寡断,常常坐失良机。
所以,杨素跟汉王杨谅的交锋,完全是像一场不同级别的拳击比赛。
注定失败方是杨谅。
果然不出所料,杨谅的叛军不堪一击,败得太快,没有影响到大隋的皮毛。
这让江左盟数年的心血和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而且组织内部也损失惨重。
保存在汉王麾下的江东精英全部死亡,萧摩诃受伤被俘,惨死在牢中。
萧景农知道后悲痛欲绝。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本应,萧景农想纠集手下杀手为父报仇。
但江左盟的宗主阻止了这一打算。
为了江左盟誓言,萧景农不能不蛰伏藏匿起来,等待时机,不再轻举妄动。
今晚,?满楼生意火爆,座无虚席。
但此时,洪掌柜萧景农并没有在
第084章 北疆分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