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生活虽然忙碌,但是也让李二丫他们觉得非常满足。
干活也着实是勤快,本以为在餐馆那边读过书的鲁春燕帮到的忙会大一点,但是其实不然。
鲁春燕是一个腼腆的性子,面对客人上门也总是拘谨的很,李思甜就说鲁姐姐有社恐症。
还把鲁春燕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不得了的病,听了李思甜的解释放下心的同时又有点哭笑不得。
倒是李二丫,见谁都是一副笑脸,和顾客打起交道来也是得心应手,就连李思甜都夸她是一个做生意的好苗子。
而且没事的时候也是喜欢问张晓翠一些问题,本来张晓翠就要教黄娟,因为也有让黄娟去开一家餐馆的意思,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索性就一起教上了,连鲁春燕也是学起来。
以后不说能像张晓翠一样手艺那么好,但是自己在家里什么的,做顿饭都是喷香,吃起来也有幸福感啊。
这一来二去的自张晓翠直接就把李二丫收成了徒弟,反倒是黄娟对于时刻盯着锅灶没有什么兴趣,
正好李卫国有一个想要开个家具作坊的想法,就做私人订制那种。
这还得益于在餐馆和果蔬铺子得到的启发,同样的东西只要自己本身的品质比较好,有实力,那就能走不同的路线,卖出更高的价格。
李卫国这个想法自然又是得到了全家的大力支持。
于是李卫军刚刚倒腾出来的粮油店装修好,工程队又被请到了李卫国的家具作坊去。
其实作坊是没有什么好装修的,但是李思甜和沈君陌给李卫国提了意见,让他专门弄两个房间出来做展示,也就是后世说的样板间。
李卫国也觉得有道理,想赚别人的钱至少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怎么样才对。
李卫国的铺子是自己去找的,家里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就已经租了。
李思甜看过之后觉得这里确实是很适合做家具了,占地面积不小,同样带着住房,正好就可以做成样板间。
主要是位置还不是很偏,但又比较安静,在这里做一个家具作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也没有那些机器,李卫国不管做什么那都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慢慢弄出来的。
李思甜还打趣自家二伯,让他一年就接两单,一单就能吃三年的那种。
李卫国笑着说不可能的,毕竟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粮油店也开业了,每天需要运输的东西越来越多,如同一开始想的那样,因为“李记生态果蔬”已经有了一批忠实粉丝,所以“李记生态粮油”一出现,就吸引了不少人。
基本上只要吃过李记的粮食的就没有一个说不好吃的,要说李记的东西实在是有什么要喷的,那大概就是价格实在是有点贵。
相比较外面普通的粮食,价格差不多直接翻了一倍。
&nbs
第194章 收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