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皇帝的话,众官员都停下了嘴巴。
      “陛下说笑了,臣只是在为自己以后不能再为陛下效力而心痛而已。”
      “朕何时说过大司马以后不能为朕效力?”
      赵烈一脸愤怒的说道:“既然陛下说臣还能为朝廷效力,那臣支持陛下修改官制,并且愿担任中书令一职,让臣的儿子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听到这话,众大臣不由看向了皇帝,只见皇帝林彦一脸铁青,手也在不停的颤抖。
      “好啊,说得好啊,这官位都可以让大司马来定了。”
      赵烈恭敬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说错了,臣现在是中书令。”
      “你!”
      “陛下若是让臣做中书令,那些新的官员臣也可以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的官职。”
      听到这话,一些官职较小的年轻大臣眼前一亮,这赵烈是要提拔下面官员啊!
      “陛下,臣觉得新的官制很适合我朝的发展,但也需要老臣子们的带领。”
      有第一个人带头,就有第二人第三个人
      “陛下,臣觉得大司马说的对,中书令应由老成持重的人担任。”
      ……
      过了一会,林彦狠狠的拍了几下龙椅,说道:“好了,朕知道了!”
      说完便站了起来,看向群臣:“那就如众爱卿所言,赵烈担任左中书令,寇达担任右中书令,杨洪担任门下侍中(门下省最高官员),调赵烈之子赵鸿山回京担任兵部尚书,杨洪之子杨靖也一起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听到这里杨洪不由皱眉:“陛下,赵将军与小儿杨靖都回京了,那北部边境由谁掌管?”
      林彦想了一下,说道:“那就调你的弟弟杨涛去接手他们的位置。”
      林彦又很愤怒的拍了一下龙椅,说道:“官员的安排,今天就到这里,其他的下次再谈。”
      说完林彦便站了起来,向后面走去,边走还边说道:“记住,下次朝会在五天后。”
      林彦走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在说新官体制中有哪个部门适合自己,哪些高等职位自己有机会,还有很多官员在巴结赵烈,拍他的马屁,全然忘记了皇帝刚提出三省六部制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态度。
      而这些人之中,有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便一声不吭的出了皇宫,还上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上。
      “寇兄,看来,我们俩以前的猜测是对的。”
      “唉!陛下真是了不起啊!”
      “谁说不是呢,寇兄,我以前还担心赵烈仗着自己是前朝老臣,飞扬跋扈,将来会有不臣之心,但他所做之事,却又都是有利于国。”
      “是啊,他之前与陛下的种种不和,却又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我们便猜这是他与陛下在演戏,但一直没有证据。所以为防他造反,我们一直对他很警惕,但今日他却用威胁陛下的方式帮助陛下推行新官体制。这种官制一但实行,不仅工作效率提高,还分化了重臣的权力,皇帝则可以掌控全局。”
      这辆马车中的两人自然便是?愦锖脱詈椋??鞘腔实垡皇痔岚蔚模?倚挠诨实邸F绞奔?粤蚁?虐响瑁?钟牖实鄄缓停?阋恢庇胝粤沂钦?校??粤沂屏μ?螅?恢蹦岩钥购猓?裉旆⑾炙?讲⒉皇堑腥耍?挥伤闪艘豢谄?
      就在朝中的人都在议论新官体制的时候,提出这个方案的林扬却在一个小村庄,为自己的发明事业激动不已。

第18章 朝堂变革[2/2页]